基本資料
中文名:張頌
別名:張永昌,李昌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北省易縣
出生日期:1936年7月27日
逝世日期:2012年11月10日
職業(yè):博士生導師
畢業(yè)院校:北京師范大學
信仰:共產(chǎn)主義
主要成就:創(chuàng)立中國播音學體系
代表作品:《朗讀美學》
個人簡介
張頌(1936年7月27日——2012年11月10日),原名張永昌,播音名李昌,男,漢族,河北省易縣人,中共黨員,中國播音教育重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國播音學學科體系創(chuàng)立者,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第一位播音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中國播音界泰斗。
他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的播音員、主持人和教師,現(xiàn)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的中青年教師基本為其弟子。播音界泰斗張頌逝世
個人簡歷
1936年7月27日生于河北省易縣。
1959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組任播音員,后調(diào)入國際生活部做編輯。
1963年8月到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開始播音教學生涯,主講語言邏輯即播音基礎,長期堅持自編教材。
1969年到1972年在河南省周口地區(qū)淮陽“五七干?!眲趧印?/p>
1973年北京廣播學院復校后,擔任播音基礎教研室主任。
1983年評聘為副教授,198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8年晉升為教授。
1984年,榮獲廣播電視部先進工作者稱號,擔任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主任。
1985年10月,隨團訪問了日本大學藝術部。
1986年作為高級顧問,到美國之音中文部指導播音工作半年。
1991年,榮獲全國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稱號。
1992年,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4年編寫出版了中國播音界第一本理論叢書——《中國播音學》。此書的問世標志著又一個新學科的誕生。打破了從前我國“播
榮譽事跡
張頌老師1959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因工作需要1963年9月調(diào)到北京廣播學院參加創(chuàng)建播音專業(yè)的工作。在很少有前人成果參照的情況下,以張頌教授為帶頭人和開拓者的播音理論家、播音教育家們,創(chuàng)建了中國播音學學科理論體系和教育教學體系,在國內(nèi)外獨樹一幟。中國播音學學科點已成為我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學術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培養(yǎng)博士、碩士、學士等各種學歷層次專業(yè)人才,這在國內(nèi)同類專業(yè)院校中是獨一無二的。
1985年至2000年曾擔任“語音發(fā)聲”、“語言邏輯”、“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中國播音學”等本科和碩士課程,在完成教學任務和系主任、播音學院院長行政工作的同時,指導碩士研究生11人;1999年開始擔任博導,2000年至2006年為博士生開設“廣播電視語言傳播前沿”、“中國播音學”、“播音主持藝術專題研究”等課程,指導博士生21人,現(xiàn)已經(jīng)畢業(yè)5
出版作品
《中國播音學》張頌(主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播音語言通論》張頌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語言傳播文論》張頌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張頌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朗讀學》張頌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朗讀美學》張頌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語言和諧藝術論》張頌(與他人合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語錄與心得
甘于寂寞,志存高遠;做名人先做能人;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要“樂于在場,勇于出席,善于發(fā)言”;“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鮮花和掌聲中隱藏著危機;“仁者無敵”;“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要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汲取域外精華,虛心博采眾長,真誠服務人民;才能和機遇是人生的兩翼,要只爭朝夕地儲備才能,一旦機遇到來,就可以脫穎而出;要深化文化底蘊,強化語言功力,在廣播電視中,傳播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精品。
“教不嚴,師之惰”,人民教師是“紅燭”,應該“春蠶到死絲不斷,蠟炬成灰熱猶存”。播音員主持人的創(chuàng)造性,能夠催生有聲語言表達的“典范”,傳承“書同文”,成就“語同音”,讓我們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響徹寰宇,光耀千秋。
在湖南衛(wèi)視指出,當代年輕人說普通話有一個通病,就是“男聲女氣,女聲嗲氣?!?/p>
理解是基礎,目的是統(tǒng)帥,感受是關鍵,感情要運動,聲音要變化,變化要自如。
無稿播音,出口成章;有稿播音,錦上添
去世
中國播音界泰斗級人物張頌,因食道癌晚期醫(yī)治無效,2012年11月10日上午10點22分在北京去世,享年76歲。作為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前任院長,張頌生前桃李滿天下,哈文等眾多傳媒界人士都發(fā)表悼念,亦有網(wǎng)友回憶他的生平事跡。此外張頌曾參加的《天天向上》節(jié)目也表達哀悼?!爸袊ヒ糁鞒志W(wǎng)”微博透露:“中國播音界泰斗級人物張頌老師,因食道癌晚期醫(yī)治無效,11月1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6歲?!睆堩炇侵袊ヒ魧W學科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作為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前任院長,他是我國最早的播音主持專業(yè)博士生導師,現(xiàn)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的中青年老師基本是他的弟子。
消息一出,中國傳媒大學培訓學院副院長“中傳老王”證明消息是真,并表達悼念。而包括導演哈文在內(nèi)的許多傳媒人士、主持人、DJ等都紛紛表達悼念,稱是張頌的學生或曾上過他的課、用過他編寫的教材,顯示出張頌的泰斗地位。
北京人民廣
安葬儀式
2013年5月11日上午的北京晴空萬里,一碧如洗。早晨8時,播音界知名人士齊聚八寶山殯儀館,前來參加中國播音學奠基人張頌先生的起靈安葬儀式。
2012年11月10日,我國最早的播音主持專業(yè)博士生導師,中國播音學學科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張頌因食道癌晚期醫(y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76歲。張頌其名在業(yè)內(nèi)家喻戶曉,在播音主持界,他是公認的泰斗。奠定這個稱號有兩個事實:40多年來,正是以他為代表的老一輩播音理論家、教育家們創(chuàng)建了中國播音學;如今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的中青年老師和《新聞聯(lián)播》絕大部分播音員都出自此專業(yè)。
貴州省黔西南州委書記、中央電視臺前主持人張政,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劉利群,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副總編輯董傳亮攜夫人韓菊,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院長魯景超,中央電視臺知名播音人李瑞英、敬一丹、李修平、岳斌、賀紅梅、王世林、魯健、剛強、章偉秋、顏倩、葉迎春等業(yè)內(nèi)知名學者、主播前來送敬愛的張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