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柳湜
別名:乳名克立,化名辰夫、乃夫、方直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南長沙
出生日期:1903
逝世日期:1968
職業(yè):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總編輯
畢業(yè)院校:長沙縣立師范
信仰:共產(chǎn)主義
主要成就: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教育事業(yè) 熱心培養(yǎng)干部,關心青年進步成長 為文化教育事業(yè)做出顯著貢獻
代表作品:專著《社會學常識》、《柳湜論文選》等
人物生平
柳湜(1903~1968),乳名克立,化名辰夫、乃夫、方直、羅斐、楚士;湖南長沙人。
少年時就讀于長沙第一高等小學堂和徐特立首創(chuàng)的長沙第一師范。1921年后義務為湖南自修大學附設的外文補習班教授英文,1924年赴北京半工半讀,1926年因病返湘。
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8月在中共安徽省委工作時被捕,在獄中精讀了《資本論》(第一卷)等馬恩著作。
1933年4月底出獄到上海,在《申報》流通書館工作,并在《申報》辟“讀者指導”專欄。次年該專欄被查禁,柳被解職,遂與李公樸等另組《讀書生活》半月刊,后又創(chuàng)辦讀書生活出版社。1936年參加鄒韜奮《生活日報》的編輯工作,主編《生活日報周刊》(原名《星期增刊》)。此間,與沈鈞儒等發(fā)起成立上海救國會,后受中共組織指派赴漢口創(chuàng)辦《全民周刊》,曾主編“戰(zhàn)時社會科學叢書”。1938年7月參與主編《全民抗戰(zhàn)》三日刊,武漢淪陷前隨刊移重慶。
1941年初到延安,以救國會
平反昭雪
原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柳湜同志因受林彪、“四人幫”的殘酷迫害,于一九六八年四月二十日含冤逝世,終年六十五歲。
一九七九年六月十四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追悼會,為柳湜同志徹底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方毅、王震、鄧穎超、聶榮臻、周建人、王任重等同志送了花圈。國務院、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教育部、文化部、中共湖南省長沙縣委員會等單位也送了花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方毅等參加了追悼會。
追悼會由教育部長蔣南翔主持,教育部副部長劉仰嶠致悼詞。
悼詞說,柳湜同志是湖南長沙人,大革命時即從事革命活動,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三十年代,他在上海、漢口、重慶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和文化工作。他和鄒韜奮同志一起,先后擔任《讀書生活》、《生活日報》、《全民周刊》、《全民抗戰(zhàn)》等多種進步報刊的編委和主編,擔任生活書店的總編輯。他在周恩來同志領導下,從事抗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