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孝慈高皇后馬氏
國籍:中國明朝
民族:漢族
出生地:歸德府宿州
出生日期:元至順三年(西元1332年)
逝世日期:洪武十五年(西元1382年)
職業(yè):皇后
主要成就:規(guī)勸朱元璋減免刑罰
配偶: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謚號:孝慈高皇后
陵寢:明孝陵
孝慈高皇后人物生平
馬氏的祖上曾是歸德府宿州富豪。父親馬公家住新豐里,由于樂善好施,所以家業(yè)日漸貧困。母親鄭媼,在1332年生下馬氏不久就去世了。馬公沒有兒子,視馬氏為掌上明珠。馬氏自幼聰明,能詩會畫,尤善史書,性格也頗倔強(qiáng)。
馬氏的父親馬公因?yàn)闅⑷吮艹穑油鏊l(xiāng),臨行時(shí)將愛女托付給生死之交郭子興。鄭媼早卒,其后馬公也客死外地,郭子興越發(fā)可憐此女孤苦,收為養(yǎng)女。郭子興教她文化知識,夫人張氏則手把手教她針織刺繡。十幾歲的馬氏聰明無比,凡事一經(jīng)指導(dǎo),馬上知曉。年近二十的馬氏,模樣端莊,神情秀越,還有一種溫婉的態(tài)度,無論何等急事,她總舉止從容,并沒有疾言厲色,所以郭子興夫婦很是鐘愛馬氏,一直想給她找一個(gè)好夫婿,使她終身有托,不辜負(fù)馬公遺言。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社會黑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使老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河南、江淮一帶大旱,赤地千里,而黃河又接連決口,饑民遍野。到至正十一年(135
孝慈高皇后歷史評價(jià)
《明史》:后仁慈有智鑒,好書史。后勤于內(nèi)治,暇則講求古訓(xùn)。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蔡東藩:她總舉止從容,并沒有疾言遽色。的是國母風(fēng)范。
孝慈高皇后家族成員
父親:馬公
母親:鄭媼
養(yǎng)父:滁陽王郭子興
丈夫:明太祖朱元璋
兒子
長子:懿文太子朱標(biāo)
次子:秦愍王朱樉
三子:晉恭王朱棡
四子:明成祖朱棣(存疑,見明成祖詞條-生母爭議目錄)
五子:周定王朱橚(初封吳王)
女兒
女兒:寧國公主
女兒:安慶公主
孝慈高皇后軼聞故事
傳說元朝、明朝初期婦女均是小腳,女子大腳為當(dāng)時(shí)一大忌諱。而明太祖的馬皇后卻有未經(jīng)纏裹的大腳。原因是馬皇后在幼時(shí)深得養(yǎng)父母的寵愛,堅(jiān)持不肯纏足,長了一雙天足,人稱“馬大腳”。
朱元璋當(dāng)了皇帝之后,馬皇后深居皇宮,但對自己的一雙大腳也感到無可奈何,每當(dāng)與客人相見,總是用衣服的下擺或裙子將腳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地遮蓋起來。
有一次,馬皇后乘轎到金陵(現(xiàn)今南京)街頭游覽,忽然一陣大風(fēng)吹來,將轎簾掀起一角,馬皇后擱在踏板上的兩只大腳,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腳縮了回去,可人們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
于是這件新鮮事傳開來,轟動(dòng)了整個(gè)京城,因?yàn)槭切振R的露出了腳,“露馬腳”一詞便流傳到今天,所以當(dāng)前,對不便公開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稱為“露馬腳”。
據(jù)《明史·后妃列傳》和《明史演義》說:馬氏的義父郭子興有兩個(gè)兒子,忌恨朱元璋,于是在郭子興面前說朱元璋圖謀反叛。郭子興把元璋關(guān)了禁閉,郭子興的兒子想從此除了朱元璋,就告訴人不給
孝慈高皇后陵寢墓地
明孝陵
孝慈高皇后馬氏和朱元璋合葬于明孝陵,明孝陵坐落于江蘇省南京市鐘山南麓玩珠峰下。1381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主持陵墓的營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謚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后謚“孝慈”,故名。
孝慈高皇后子女爭議
關(guān)于孝慈高皇后的子女,眾說紛紜。
《明史》記載,馬皇后前后生五子二女:長子懿文太子朱標(biāo),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晉恭王朱棡,四子明成祖朱棣,五子周定王朱橚;以及兩個(gè)女兒寧國公主、安慶公主。
但是明末清初史學(xué)家潘檉章在《國史考異》中說:按照明朝皇族族譜,太祖的第四個(gè)兒子明成祖朱棣,第五個(gè)兒子周定王,是孝慈高皇后所生的?!?/p>
明代藏書家郎瑛在《七修類稿》中稱:“孝慈高皇后生有兩個(gè)兒子,在魯府玉牒里有記載。
明朝的汪宗元所撰寫的《南京太常寺志》中說:“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晉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朱棣),孫貴妃生周定王(朱橚)?!?/p>
清代詩人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卷十三沈元華條:“在南京太廟奉先殿孝慈高皇后牌位的南面,諸位嬪妃靈牌在東列,西面唯獨(dú)只有碽妃一人的靈牌。孝慈高皇后從沒有懷孕,懿文太子并不是她生的?!?/p>
明崇禎年間進(jìn)士李清《三垣筆記》:“《南京太常寺志》記載成祖為碽妃所生,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