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鄧萍簡介

    鄧萍

    (紅軍紅3軍團參謀長)
    更新時間:2019-11-05 08:45

    鄧萍(1908-1935),男,漢族,四川省富順縣人(今自貢市)。鄧萍是紅軍的著名戰(zhàn)將,是紅軍長征中犧牲的唯一一位軍團級將領。鄧萍生于1908年,四川富順人,1926年底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在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轉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7月22日,他與彭德懷、滕代遠等在湖南平江發(fā)動武裝起義,參加過中央蘇區(qū)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1926年底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7年秋被派到國民黨軍湖南獨立第5師彭德懷任團長的第1團從事兵運工作。1928年7月參與組織領導平江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參謀長、中共紅5軍軍委書記。參加領導開辟湘鄂贛蘇區(qū)。同年冬和彭德懷、滕代遠率紅5軍主力到井岡山,參加保衛(wèi)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1930年6月參與指揮紅3軍團進行長沙戰(zhàn)役和參加中央蘇區(qū)歷次反“圍剿”。1933年7月兼任紅軍東方軍參謀長,參與指揮所部入閩作戰(zhàn)。期間,曾兼任紅5軍隨營學校教育長,參與籌建工農紅軍學校,任副總隊長兼教育長,培養(yǎng)了大批紅軍干部。1934年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候補執(zhí)行委員。同年10月參加長征,協(xié)助彭德懷指揮紅3軍團擔任右路前衛(wèi),掩護主力突圍。1935年2月27日在遵義戰(zhàn)役前線指揮作戰(zhàn)時英勇犧牲。鄧萍是紅軍長征途中犧牲的最高級軍事將領。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鄧萍

    別名:鄧少章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四川富順人(今自貢)

    出生日期:1908年

    逝世日期:1935年2月27日

    職業(yè):無產階級軍事家

    畢業(yè)院校:黃埔軍校武漢分校

    信仰:馬列主義

    主要成就:參與領導平江起義 參與創(chuàng)辦紅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人物生平

    2

    鄧萍,原名鄧少章,1908年生于四川省富順縣(今自貢市),涼高山人。自幼聰明過人,在讀私塾期間,學業(yè)優(yōu)異。目睹廣大農民受地主、資本家壓迫的現(xiàn)實萌生反抗意識,并在惲代英創(chuàng)辦的社會主義青年團影響下,接受革命思想。1927年剛滿19歲獨自前往武漢,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入校不久,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政變。其后武漢國民政府宣布實行第二次北伐。武漢分校學員與學兵團合編中央獨立師,鄧萍隨師奔赴前線,討伐張作霖的奉系軍隊。

    1927年,“七一五”事變后,汪精衛(wèi)公開反對共產黨。以陳獨秀為首的黨中央節(jié)節(jié)退讓,大革命失敗,部分黨員退出革命。鄧萍繼續(xù)堅持斗爭,同年冬受中央委派前往湖南第五師第一團搞兵運工作,先后在營部、團部擔任書記官和副官。1928年下旬,在上級指示下,鄧萍與彭德懷、張榮生、李光組建一團黨支部,鄧萍任支部書記,負責黨內接洽工作。

    1928年7月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事跡

    3

    鄧萍,1908年生于四川省富順縣,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領導著名的平江起義,長期擔任紅五軍參謀長、紅三軍團參謀長,兼任過紅五軍軍長,一度出任中央紅軍軍事政治學校教育長。參加過五次反“圍剿”和長沙戰(zhàn)役、贛州戰(zhàn)役,以及慘烈的廣昌保衛(wèi)戰(zhàn)、湘江之戰(zhàn)。鄧萍在中央蘇區(qū)協(xié)助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與國民黨軍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自1927年冬鄧萍結識彭德懷后,二人就一直朝夕相處,并肩戰(zhàn)斗達7年之久,結下了深厚的戰(zhàn)友之情。

    1930年6月,紅五軍擴編為紅三軍團,彭德懷任軍團長,滕代遠任政委,鄧萍任參謀長,兼紅五軍軍長。8月23日,一軍團、三軍團在湖南瀏陽會師,組建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紅三軍團仍然是彭德懷任軍團長,鄧萍任參謀長。之后,二人攜手并肩,率部參加了多次著名戰(zhàn)役。

    10月,蔣介石開始策劃對紅一方面軍進行第一次“圍剿”。11月1日,武漢行營命令敵第九路軍由江西上高

    展開閱讀全文 ∨

    成就貢獻

    4

    1928年,彭德懷、鄧萍、趙榮生和滕代遠組建一團黨支部,領導一團發(fā)動平江起義,成功占領平江縣,成立平江縣蘇維埃政府。鄧萍負責戰(zhàn)后宣傳,共產思想深入人心,周邊縣城瀏陽、豊陵、岳陽、通山、通城、修水、銅鼓等受其影響,紛紛掀起打土豪分田地的工農運動,建立工農政權。平江起義揭開了工農活動的序幕,為中國工農革命點燃了第一支火把。

    1931年,鄧萍與何長工受中央委派,合并紅一團教導總隊、紅三團隨軍學校和閩西彭楊學校創(chuàng)辦紅軍中央軍事學校。鄧萍任副總隊長兼教育長,分別在瑞金建立彭楊學校,在武陽建立特科學校,在離瑞金十幾里遠的大村下建立紅軍大學。紅軍大學為中共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的指揮員,為中國革命輸送了大量軍事人才。

    1932年,紅三團與紅七團第十九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東方軍”,鄧萍任參謀長,東出福建擴大中央革命根據地。7月入閩后東方軍連拔清流、歸化、將樂、順昌、連城五城;12月再次入閩擊潰國民黨軍隊8個團,俘獲6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評價

    5

    1959年,長期與鄧萍一起戰(zhàn)斗過的彭德懷深情地追憶道:“從平江起義到井岡山斗爭,從江西蘇區(qū)轉戰(zhàn)到長征途中,直到他犧牲前,我們一直在一起工作,互相配合得很好。鄧萍對黨和人民的革命事業(yè)忠心耿耿,作戰(zhàn)指揮沉著果斷、英勇頑強,是一個很有才干的優(yōu)秀軍事干部?!辈娬{說:“鄧萍這個人是值得紀念的!”

    1935年任團政委的張愛萍為其寫一首挽詩:長夜沉沉何時旦?黃埔習武求經典。北伐討賊冒戰(zhàn)雨,平江起義助烽焰?!皣恕狈鬯榭噙\籌,長征轉戰(zhàn)肩重擔。遵義城下灑熱血,三軍征途哭奇男。以此來評價鄧萍文韜武略,是一個奇男子。

    人物軼事

    6

    平江起義后,彭德懷、滕代遠、鄧萍率紅五軍撤出縣城,一路苦戰(zhàn),先是向湘鄂贛邊開進,后又南折,于1928年2月下旬與朱德、毛澤東領導的紅四軍在井岡山會師。會師后不久,兩軍前委召開聯(lián)席會議決定:為打破敵人對井岡山的“圍剿”,解決部隊的過冬給養(yǎng),紅四軍跳出井岡山向贛南挺進,紅五軍留守井岡山。

    就在紅四軍下山后的第三天,敵人以十個團的重兵,向井岡山發(fā)起了圍攻。

    紅五軍前委召開緊急會議,研究當前的態(tài)勢。彭德懷對大家說:“這是我們紅五軍自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惡戰(zhàn)?,F(xiàn)在進攻我們的敵人有14個團,而我們只有2000多人。硬守是守不住的,只有當機立斷,組織突圍。下面,請參謀長講突圍作戰(zhàn)部署?!编嚻贾钢鴫ι洗蠓娛碌貓D的一處說到:“突圍地點,選在贛、湘結合部。集中我們現(xiàn)有的兵力,形成相對優(yōu)勢,出其不意,猛打猛拼,撕開一條口子。之前,前沿各部不要與敵脫離接觸?!匙 麄?,暗中抽出大部分兵力,準備參加突圍戰(zhàn)斗。我意由我率領

    展開閱讀全文 ∨

    后世紀念

    7

    新中國成立后,遵義市人民政府在鳳凰山上修建了烈士陵園,將犧牲在遵義的紅軍烈士遺骸遷葬于此在陵園中,并在正中修建了鄧萍烈士墓。

    為紀念這位紅軍烈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保存著鄧萍的遺物:金屬衣扣和褲扣、毛衣碎片、帆布跑鞋和已磨平了的膠底。這些文物已成為珍貴的革命歷史遺物。

    2009年9月14日,鄧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