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施從濱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桐城孔城鎮(zhèn)
出生日期:1867年
逝世日期:1926年
職業(yè):軍人
畢業(yè)院校:講武堂
人物生平
施從濱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一,幼入私塾,15歲投清廷吳長慶的北洋部隊,后入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先后任什長、新建陸軍第三營前隊右哨哨長、左營后哨副教習、山東巡撫袁世凱行營差官、先鋒隊后路左營后哨副哨官、北洋新軍幫帶兼督操官等。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從濱任常備軍右鎮(zhèn)步隊第十六營管帶、六標第一營管帶。光緒三十一年,任步兵隊十九標統(tǒng)帶官。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入講武堂學習。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授陸軍少將加中將銜。
中華民國成立后,民國3年(1914年),任鎮(zhèn)江鎮(zhèn)守使、第一混成旅旅長,駐守鎮(zhèn)江。民國5年(1916年)成為山東督辦張宗昌的部下,張宗昌對施從濱很器重,后來出任陸軍第一師師長,后歸張作霖節(jié)制,駐濟寧。民國12年(1923年),任張宗昌部下第二軍軍長。
1925年10月,孫傳芳任五省聯(lián)軍總司令,奉浙戰(zhàn)爭爆發(fā)。張作霖任命張宗昌為江蘇善后督辦,施從濱為安徽軍務善后督辦兼第二軍軍長,南下迎擊孫傳
家庭狀況
施從濱的父親施雨寬,為人幫工,閑時磨制豆腐出售,后病死。
施中誠(1898—1974),字樸如,安徽桐城人。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國民黨軍事將領。
施中誠童年喪父,稍長到山東投靠伯父施從濱,1920年入保定將弁學堂,1923年畢業(yè)后,在施從濱部下任見習排長。1925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中,山東軍務督辦張宗昌,委任施從濱為第二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在徐州、蚌埠一線與孫傳芳部作戰(zhàn)。施從濱陷入重圍,被孫傳芳俘獲后處死。施妻請求張宗昌對其侄施中誠給予關照。1926年春,施中誠由排長被提升為團長,三年后,再升煙臺警備司令。1931年,施中誠任旅長,1937年升任師長。七七事變后,駐防廣西。1941年升任國軍第一百軍少將副軍長、軍長。1943年春,調任陸軍第七十四軍軍長,駐防湘西常德、武岡、洪江一線。后參加常德保衛(wèi)戰(zhàn),一舉成名。
施從云(1880—1912),字燮卿,安徽桐城人,清末民國軍事將領。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