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愛新覺羅·旻寧
別稱:綿寧
所處時代:中國(清朝)
民族族群:滿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擷芳殿
出生時間:1782年(壬寅年)9月16日
去世時間:1850年(庚戌年)2月25日
主要成就:平定張格爾叛亂、 整頓吏治,改革鹽法、漕運
年號:道光
廟號:宣宗
謚號:成皇帝
前任:清仁宗嘉慶帝
繼任:清文宗咸豐帝
父親:愛新覺羅·颙琰
母親: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
蒙古汗號:托爾格勒特汗
封爵:和碩智親王(1820年之前)
主要大臣:穆彰阿、林則徐、曹振鏞、王鼎
逝世地:圓明園九洲清晏殿
享年:69歲
陵寢:清慕陵
在位:1820年10月3日-1850年2月25日
人物生平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初十日,愛新覺羅·旻寧生于紫禁城擷芳殿。他出生時,父親嘉慶帝颙琰尚為普通的皇子。母喜塔臘氏為颙琰福晉(嫡妻),是嘉慶帝嫡長子。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八月,十歲的旻寧跟隨祖父乾隆皇帝打獵獲鹿,乾隆帝大喜,賜黃馬褂、花翎。
嘉慶元年(1796年),旻寧進行大婚,娶滿洲鑲黃旗布彥達賚之女鈕祜祿氏。十一月奉嘉慶帝賜冊,封為皇子綿寧的嫡福晉。
嘉慶四年(1799年)四月,嘉慶帝根據(jù)密建皇儲的家法,親自寫上旻寧的名字,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的鐍匣之內(nèi)。
嘉慶十三年(1808年)正月,嫡福晉鈕鈷祿氏薨,繼娶佟佳氏為繼福晉。
嘉慶十八年,天理教徒攻進紫禁城,他又以鳥槍擊斃兩賊。嘉慶帝很高興,封他為和碩智親王,其御槍也被賜名為“威烈”。此后,旻寧備受嘉慶帝器重,嘉慶帝稱贊他“忠孝兼?zhèn)洹薄?/p>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慶帝親赴熱河秋狝,旻寧跟隨父皇前往。此時嘉慶帝病重,御前大臣賽沖
為政舉措
政治局勢
旻寧在位時因循守舊,絕少建樹,重臣曹振鏞奉行“多磕頭,少說話”哲學。大臣所上奏章也“語多吉祥,兇災(zāi)不敢入告”。繼起的穆彰阿,人稱“在位二十年,亦愛才,亦不大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為務(wù)”。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前方將帥還不斷謊報戰(zhàn)績,掩敗為功,責任重大的指揮官靖逆將軍奕山竟被欽命“交部優(yōu)敘”,賞白玉翎管。禮部右侍郎曾國藩批評道光時代:“九卿無一人陳時政之得失,司道無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緘默。”“以畏葸為慎,以柔靡為恭?!薄熬┕僦k事通病有二:曰退縮、曰瑣屑。外官之辦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顢頇?!蹦酥撂教靽?,地方官仍互相隱諱,不敢上報。
改組軍機
旻寧繼承大統(tǒng)后,此時的首席軍機大臣托津已經(jīng)66歲,戴均元已有75歲高齡。旻寧即位39歲。君臣之間年齡懸殊,而且這樣一班人能力不大,經(jīng)常倚老賣老,對新皇帝也沒做到畢恭畢敬。所以,旻寧將要撤換軍機大臣。
在登基大典舉行完的第十天,嘉慶二十五年(182
歷史評價
《清史稿》:宣宗恭儉之德,寬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遠人貿(mào)易,構(gòu)釁興戎。其視前代戎狄之患,蓋不侔矣。當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繼之以畏葸,遂遺宵旰之憂。所謂有君而無臣,能將順而不能匡救。國步之瀕,肇端于此。嗚呼,悕矣!
《清實錄》:堯曰成功,舜曰成功,禹曰成功,下此商曰成湯,周曰成周,惟我宣宗成皇帝克集大成。微特漢之本始,唐之大中、明之宣德,不足以媲媺萬一。即車攻吉日,作為詩歌,號曰中興。
嘉慶帝:忠孝兼?zhèn)?,豈容稍靳恩施。
蕭一山:嘉慶以后,武力不競,紀綱敗壞,教徒紛起,民不聊生。但仁宗之淳厚,宣宗之節(jié)儉,均有可稱。
費正清:他(旻寧)看來是一位謹慎小心的,甚至是膽小的統(tǒng)治者,寧可與幾個心腹顧問進行密議,而不愿接受實際的批評或警告。
馮爾康:旻寧是遵循皇家家法的……清朝的“勤政愛民”家法,確是代代相傳。這是將皇帝對國家臣民的責任心具體化了,應(yīng)有可以稱道的內(nèi)容。
閻崇年:道光是中國兩千年帝制史上,第一個同西方殖民
家族成員
父親: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
母親:孝淑?;屎笙菜D氏。
皇后(四位)
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1781—1808年)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1792—1833年)
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1808—1840年),咸豐帝生母,初封全嬪。
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1812—1855年),初封靜貴人。
皇貴妃(一位)
莊順皇貴妃烏雅氏(1822—1866年),初封琳貴人。
貴妃(三位)
彤貴妃舒穆魯氏(1817—1875年),初為彤貴人。
佳貴妃郭佳氏(1816—1890年),初封佳常在。
成貴妃鈕祜祿氏(1813—1888年),初封成貴人。
妃(三位)
和妃納喇氏(?—1836年),初封和嬪。
祥妃鈕祜祿氏(1808—1861年),初祥貴人。
常妃赫舍里氏,初封珍貴人。咸豐十年(1860年),當英法聯(lián)軍侵入時居圓明園,驚嚇而卒。
嬪(四位)
恬嬪富察氏,道光二年(1822年)十一月封恬嬪,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卒。
順?gòu)迥抢?,初封順常?/p>
軼事典故
《清朝野史大觀》有幾則關(guān)于旻寧生活簡樸的逸聞:
旻寧即位后,內(nèi)府依例給他40方硯,硯后鐫有“道光御用”四字。旻寧認為太多,閑置可惜,便將它們分給了臣下。
以前皇帝用筆須送紫毫中最硬的。筆管上刻有“天章”、“云漢”字樣。旻寧覺得不合用,讓戶部尚書英協(xié)揆到坊間買一般常用的純羊毫、兼毫兩種。
旻寧穿的套褲,膝蓋處破了,讓人在上面補了一塊圓綢,這就是一般說的打掌。臣子效法他。一次,他見軍機大臣曹振鏞褲子膝蓋處有補綴痕跡,便問:“你的套褲也打掌嗎?”曹振鏞回答:“褲子易做,但花錢多,所以也打補丁?!睍F寧又問:“你褲子打掌要多少錢?”曹說:“要三錢?!睍F寧說:“你們在宮外做東西便宜,我在宮內(nèi)還要五兩?!?/p>
繼位爭議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嘉慶帝到熱河秋狝,命皇次子智親王旻寧、皇四子瑞親王綿忻隨駕。這年他六十一歲,“身體豐腴,精神強固”。二十四日,到達熱河行宮,“圣躬不豫”。當天,嘉慶帝到城隍廟拈香,又到永佑宮行禮,二十五日,病情嚴重,當夜崩逝暴死,死因不明。嘉慶帝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年逾花甲,身體肥胖,天氣暑熱,旅途勞頓,誘發(fā)腦、心血管病而猝死。
嘉慶帝在熱河避暑山莊病逝后,本應(yīng)立即派大臣急馳北京,到乾清宮取下正大光明匾后的秘密立儲敕書,但是,當時并沒有這樣做。據(jù)包世臣所撰《戴公(均元)墓碑》文記載當時情狀,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春,戴均元拜文淵閣大學士,晉太子少保,管理刑部。七月,戴均元和托津等隨從嘉慶帝到熱河秋狝,“甫駐蹕,圣躬驟有疾,不豫。變出倉猝,從官多皇遽失措”。戴均元和托津督促內(nèi)臣翻檢皇帝遺物,最后在嘉慶皇帝近侍身邊的“小金盒”里找到了傳位詔書,鐍匣沒有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
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劇名稱
扮演者
1959
《林則徐》
高正
1988
《太平天國》
張英才
1990
《滿清十三皇朝Ⅱ》
魯振順
1997
《鴉片戰(zhàn)爭》
蘇民
1997
《鴉片戰(zhàn)爭演義》
李保田
1997
《道光秘史》
黃百鳴
1997
《林則徐》
李心敏
2004
《滄海百年》
鄧立民
2006
《大清后宮之還君明珠》
張晨光
2007
《嘉慶皇帝》
劉倚成
2009
《漕運碼頭》
章申
2010
《天地民心》
修慶
2011
《萬凰之王》
陳錦鴻
2013
《紅墻綠瓦之殘陽》
舒耀瑄
2015
《瀛寰之志》
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