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姜維
字號:字伯約
所處時代:漢末三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天水冀縣
出生時間:202年
去世時間:264年
主要作品:《蒲元別傳》
主要成就:洮西大破王經(jīng)
官職:大將軍
爵位:當陽亭侯,平襄侯
追封:開明王(西魏)
人物生平
姜維幼年喪父,與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鄭玄的經(jīng)學(xué)。他出仕任本郡上計掾,州里征召他為州從事。姜維的父親姜囧曾是天水郡功曹,時逢羌、戎叛亂,姜囧挺身護衛(wèi)郡守,死在戰(zhàn)場,故此姜維受賜官為中郎,天水郡參軍。
建興六年(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軍出祁山,當時姜維和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天水太守馬遵在各地巡查,馬遵得知蜀漢大軍到來,各縣都響應(yīng)蜀軍,懷疑姜維等人異心,于是扔下姜維等人,連夜隨郭淮逃往上邽。姜維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時城門已閉,于是率領(lǐng)所部前往冀縣,而冀縣也不放姜維入城,姜維不得已,投降諸葛亮。馬謖兵敗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余家回蜀,導(dǎo)致姜維與母親分開。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辟姜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諸葛亮給蔣琬寫信,稱姜維是涼州上士,有膽略,并讓姜維統(tǒng)領(lǐng)五六千虎步軍。后遷升姜維為中監(jiān)軍征西將軍。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遺命姜維次于魏延斷后?;氐匠啥己?,
主要成就
當初劉備為漢中王,留魏延鎮(zhèn)守漢中,在各個圍戍內(nèi)留重兵以抵抗外敵,如果敵人來犯漢中,可以將敵人擋在關(guān)外,無法進入漢中,興勢之戰(zhàn),王平抵抗曹爽的進攻,就是用的這個方式。但是姜維認為,這個方法雖然符合《周易》“重門”的意思,可以抵御的住敵人,卻無法獲得大的戰(zhàn)果。不如放敵軍入陽平關(guān),而蜀軍退守漢、樂二城,重要關(guān)口都留重兵把守,再派出一支軍隊打游擊,專門攻打敵軍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這樣一來,可以拉長敵軍的補給線,又無法就地得到糧草的補充,長久下去,敵軍疲弊,退還的時候,諸城守兵與打游擊的軍隊,一起趁機進攻,這樣就能將敵軍悉數(shù)殲滅。于是令漢中都督胡濟守漢壽,監(jiān)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于西安、建威、武衛(wèi)、石門、武城、建昌、臨遠都立圍守,以備強敵?!?/p>
景耀六年(263年),鐘會伐蜀,率領(lǐng)大軍圍住漢、樂二城,久攻不下。鐘會無耐,寫信給駐守在漢城的蔣琬之子蔣斌,勸其投降,但遭到拒絕。而此時關(guān)口守將蔣舒獻關(guān)投降,傅
人物評價
鐘會:①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每惟疇昔,嘗同大化,吳札、鄭喬,能喻斯好。②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
鄧艾:姜維,自一時雄兒也。然與某相值,故窮耳。
郤正:姜伯約據(jù)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余,側(cè)室無妾媵之褻,后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jié)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咸以姜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fù)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姜維之樂學(xué)不倦,清素節(jié)約,自一時之儀表也。
郭頒:時蜀官屬皆天下英俊,無出維右。
曹奐:蜀所恃賴,唯維而已。
干寶:姜維為蜀相,國亡主辱弗之死,而死于鐘會之亂,惜哉!非死之難,處死之難也。是以古之烈士,見危授命,投節(jié)如歸,非不愛死也,固知命之不長而懼不得其所也。
左思:庭扣鐘磬,堂撫琴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