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康有為

    (中國近代改良派代表人物)
    更新時間:2018-11-28 16:59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h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涤袨槌錾诜饨ü倭偶彝?,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xiāng)試,借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后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guān)條約》簽訂,聯(lián)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后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蕰?,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后,作為保皇黨領(lǐng)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fā)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涤袨橥砟晔冀K宣稱忠于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島??涤袨樽鳛橥砬迳鐣幕钴S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xiàn)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后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lǐng)袖。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康有為

    外文名:Kang Youwei

    別名:康祖詒、康南海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丹灶蘇村

    出生日期:1858年3月19日

    逝世日期:1927年3月31日

    職業(yè):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信仰:改良主義

    主要成就:發(fā)起公車上書 組織強學會,宣傳維新思想 幫助光緒帝進行戊戌變法

    代表作品:《新學偽經(jīng)考》、《孔子改制考》、《人類公理》、《廣藝舟雙楫》、《康子篇》

    人物生平

    2

    咸豐八年二月初五日(1858年3月19日),康有為生于廣東南海西樵山銀塘鄉(xiāng)一個官僚地主家庭。祖父康贊修,官至連州訓導;其父康達初,官任江西補用知縣;從叔祖康國器,護理廣西巡撫,曾經(jīng)參加過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康有為少年時期師從康贊修、朱次琦,他們都崇信宋明理學,因此,康有為在宋明理學的影響下,鄙棄所謂漢學家的煩瑣考據(jù),企圖開辟新的治學道路。學習一段理學之后,便對理學也不贊成了。因為理學僅言孔子修已之學,不明孔子救世之學??涤袨槲鍤q能誦唐詩數(shù)百首。六歲時跟從簡鳳儀讀《大學》、《中庸》、《論語》和朱熹所注《孝經(jīng)》,康有為十一歲時父親去世,跟隨祖父接受嚴格的封建正統(tǒng)教育,攻讀經(jīng)史。這時,太平天國失敗不久,他“頻閱邸報,覽知朝事,知曾文正、駱文忠、左文襄之業(yè),而慷慨有遠志矣”。

    同治十一年(1872年),康有為再應童子試不售,就致力于科舉考試和八股文。同治十三年(1874年),“始見《瀛寰志略》、地球圖,

    展開閱讀全文 ∨

    政治舉措

    3

    為了組織和發(fā)展維新派力量,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康有為在北京組織了強學會。強學會成立之后,每三天舉行一次例會,相互討論“中國自強之學”,批判頑固派的投降賣國。這就惹怒了李鴻章等人,于同年十一月離京南下在上海組織了強學分會,不久也被封閉。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二十三日,簽訂割地賠款的《馬關(guān)條約》??涤袨槁動崢O為憤慨,四月初,康有為約同十八省舉人一千三百多人,用一日兩夜的時間,起草了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請求光緒帝拒和、遷都、練兵、變法,雖然書未遞上,但這一行動在知識界已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史稱“公車上書”,它標志著維新思潮漸變?yōu)檎芜\動。七月,籌設北京強學會,得到光緒帝和帝師翁同龢的支持。九月,赴上海,設上海強學會,翌年仍在廣府學宮萬木草堂講學,他撰寫多年的《孔子改制考》完稿,該書借“素王改制說”把孔子描述成“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又附會《春秋公羊傳》“通三統(tǒng),張三世”之

    展開閱讀全文 ∨

    思想主張

    4

    康有為主張變法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他認為賦稅政策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蠲厘金之害以慰民心,減出口之稅以擴商務。他猛烈抨擊了厘金稅,認為它既不利商,又不利農(nóng),也不利于國,必須予以裁撤。他說“內(nèi)地害商之政,莫甚于厘金一事,天下商人久困苦之”。指出“厘金內(nèi)之務農(nóng)工之源,外之損富商之實。既以籌款計,亦徒中飽吏役,而國不受其大益”。他主張通過征收印花稅等開辟財源,同時舉辦銀行、郵政等國有事業(yè),用以代替厘金稅。

    康有為認為商興才能國富,統(tǒng)治者必須“保商”,而保商的關(guān)鍵在于輕稅。指出“中國向者誤于抑末之說,乃惟重租稅以困辱之。至于吾商出口之稅,重于外商人口之稅,此與各國保商之道相反,商務安得不困?”康有為的輕稅思想在后期發(fā)展為無稅論,在《大同書》里他主張“公中更未嘗向一人而收賦稅,掃萬國亙古重征厚斂之苦?!边@種觀點實際上是超越現(xiàn)實的空想。

    1.依憲治國觀念的引入

    到戊戌變法以前,中國的封建制度存留長達4000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評價

    5

    康有為的一生,當時與后世皆褒貶不一,頌之者稱他是改革家,“廣廈長素究為誰?南海先生康有為。治學公羊張三世,上書清帝凡七回。論性勸學長興記,萬木草堂立學規(guī)。人類公理大同書,不忍為仁孟子微?!笨涤袨樽鳛橥砬迳鐣幕钴S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和領(lǐng)導戊戌變法時,體現(xiàn)了歷史前進的方向。貶之者稱其為?;庶h,章炳麟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對他的保守思想就有很多批判。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沒有和譚嗣同一樣選擇殺身成仁,而選擇了逃亡。當他在民國初年為尊孔復古思潮推波助瀾,與袁世凱同流合污,充當?shù)壑茝捅龠\動的精神領(lǐng)袖時,就站到了歷史的對立面,從政治巨人蛻變?yōu)楝F(xiàn)實的侏儒。

    康有為的立憲思想曾經(jīng)啟迪和影響了后來的憲法理論,但是,其中卻存在許多保守主義的成分,主要表現(xiàn)在對君權(quán)的妥協(xié)以及對傳統(tǒng)的、占統(tǒng)治地位的以禮治國、儒法合流思想的吸收。以康有為為代表的改良派缺乏成熟的階級力量的支持??涤袨閷ξ鞣降牧椪稳狈r值上的深刻

    展開閱讀全文 ∨

    藏書成就

    6

    光緒十七年(1891年)在廣州設“萬木草堂”,宣傳西方政治文化,又多聚書,多為普通之書及西學書籍。與梁啟超倡導維新變法。戊戌之變,其家被抄,其藏書移廣雅書院?!稄V雅書院藏書目》對其所藏書均有著錄。變法失敗后,逃往日本。在日本亦搜集圖書,撰《日本書目志》15卷,分15門,每門各分子目,數(shù)項至數(shù)十項不等。自海外回國后,政治上趨于保守,反對孫中山民主革命。曾與張勛一道策劃復辟帝制。其學術(shù)成就頗高。所藏書初貯于“云衢書屋”,后移至“萬木草堂”、“萬木樓”中。民國后,在上海又建有“天游閣”藏書樓。據(jù)《南海珍藏宋元明書目》所載,計有宋刊14種,428冊;元刊9種;明刊232種,共5萬余冊。又收有南海孔氏“三十三萬卷樓”舊藏及新購新學、西學之書,數(shù)逾萬冊。藏書印有“御賜天游閣”、“南??凳先f木草堂珍藏”等。去世后,所藏書大部分分別歸于廣西大學圖書館、鎮(zhèn)江圖書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等。

    后世紀念

    7

    小蓬仙館是何人所建,歷來眾說紛紜。一說是道教羽士集資興建。一說是康有為的祖父所建。尚有一說是曾任兩廣總督的葉銘琛奉父命所建。據(jù)有關(guān)部門和人士近幾年的考證,小蓬仙館應是康有為的祖父所建,以仙館為名乃是當時的一種風氣,以示高雅脫俗。同治六年(1867年)左右,年幼的康有為曾在此讀過書。小蓬仙館現(xiàn)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列為廣州市內(nèi)部控制文物保護單位。

    中法戰(zhàn)爭后,康有為為了宣傳其維新變法思想和培養(yǎng)變法人才,于1891年(光緒十七年)租借“邱氏書院”作為講學堂,創(chuàng)辦了萬木草堂,成為戊戌變法策源地。光緒十八年(1892年),萬木草堂遷至衛(wèi)邊街的鄺氏宗祠(今廣衛(wèi)路附近)。光緒十九年(1893年),因來學者眾,遂遷至廣府學宮仰高祠(今文明路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內(nèi))。習慣上,人們將康有為在這三址所辦的學堂統(tǒng)稱為“萬木草堂”。

    草堂創(chuàng)辦之初,康有為就主張“脫前人之窠臼,開獨得之新理”。草堂的命名,就含有培植萬木、為國家

    展開閱讀全文 ∨

    康有為名言名句

    8

    1、眼上戰(zhàn)國成爭鹿,海內(nèi)人才孰臥龍。 出處:出都留別諸會

    2、自強為天下健,志剛為大君之道。

    3、去讒賤貨,所以修身。

    4、萬紫千紅總是春,開天入地不猶人,曲徑危橋都歷遍,出來依舊一吟聲。

    5、民智者,富強之源也

    6、人不自立,則惟有無恥而已。

    7、國家以官而任事,則當因事而立官。

    8、蒙養(yǎng)之始,以德育為先。?

    9、師道既尊,學風自善;片言之賜,皆吾師也。

    10、物久則廢,器久則壞,法久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