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dāng)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曹叡簡介

    曹叡

    (三國時期魏國第二位皇帝)
    更新時間:2019-02-25 22:15

    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226年至239年在位)。字元仲,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后甄氏。黃初三年(222年),曹叡被封平原王,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魏文帝病危,曹叡被立為皇太子,文帝死后曹叡在洛陽即位。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吳、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魏明帝統(tǒng)治后期,大興土木,耽于享樂。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陽,時年三十六歲,廟號烈祖,謚號明帝,葬于高平陵。因其臨終前托孤不當(dāng),導(dǎo)致后來魏國的朝政動蕩。曹叡能詩文,與曹操、曹丕并稱魏氏“三祖”,但其文學(xué)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其散文二卷、樂府詩十余首。

    目錄

    基本資料

    1

    本名:曹叡

    別稱:曹睿

    字號:字元仲

    所處時代:三國(魏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時間:204年

    去世時間:239年1月22日

    主要作品:《善哉行》、《棹歌行》

    主要成就:擊退吳蜀攻伐,平定鮮卑;能詩文,與曹操、曹丕并稱魏氏三祖

    籍貫:沛國譙縣

    在位時間:226年-239年

    廟號:烈祖

    謚號:明皇帝

    年號:太和、青龍、景初

    陵墓:高平陵

    人物生平

    2

    曹叡生于建安九年(204年?),母親是文昭甄皇后,甄氏初為幽州刺史袁熙妻子,曹操打敗袁紹后,被魏文帝曹丕所納,甚為得寵,生有曹叡和東鄉(xiāng)公主。曹叡從小相貌俊美,超凡脫俗,又年幼聰慧,博聞強識,過目不忘。祖父曹操對此十分驚異而倍加喜愛,常令他伴隨左右。在朝會宴席上,也經(jīng)常叫他與侍中近臣并列。曹操曾經(jīng)評價道:“我的家族基業(yè)有了你就可以繼承三代了?!辈軈焙脤W(xué)多識,尤其留意研究律法。

    建安二十一年(217年),曹操封魏王,同年東征孫權(quán),曹叡及妹妹東鄉(xiāng)公主離開母親甄氏,與祖母卞夫人,父親曹丕一起隨征江東。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病逝,其父曹丕繼位魏王,同年五月,十五歲的曹叡被封為武德侯,曹丕作《以侍中鄭稱為武德侯傅令》,親自詔令時任侍中的篤學(xué)大儒鄭稱為曹叡的師傅,教授他經(jīng)學(xué),以此明志。

    黃初二年(221年),曹叡被封為齊公,同年八月,其母甄氏因為怨言而被曹丕賜死,葬于鄴城,曹叡因為母親獲罪,廢為平原侯。黃

    展開閱讀全文 ∨

    為政舉措

    3

    獨攬大權(quán)

    曹叡處事沉著、剛毅,明識善斷,深諳制衡之道,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使幾個輔政大臣形同虛設(shè)。藉由戰(zhàn)事多次將曹休、曹真與司馬懿調(diào)往邊境,令其停留都城的時間十分有限,有效降低了三人對中央朝政的影響力。而曹休與曹真也在頻繁的戰(zhàn)事調(diào)度中于太和二年和太和五年相繼去世。四位輔政大臣僅剩陳群一人未出都城,但并未掌握軍權(quán),因而對明帝的權(quán)力影響有限。通過以上策略,明帝巧妙地將四位輔政大臣中實力最強的三人調(diào)離中央,成功收攬權(quán)柄掌握大權(quán)。

    在此之后,魏明帝一直牢牢掌握魏國最高權(quán)力,在內(nèi)外戰(zhàn)爭與政策改革上始終是最高決策人,詔令能夠有效實行;在其一朝也未出現(xiàn)足以威脅皇權(quán)的權(quán)臣;甚至一些遭到群臣反對的決策也能獨斷專行。如前文提及的明帝女兒淑夭折,明帝欲親自送靈,在司空陳群以及諸位大臣的反對與勸諫下,明帝不予理會依然堅持己見。

    整理法律

    魏明帝注重法理。他詔令設(shè)置律博士,改革漢法,制訂新律。又下令刪簡死刑條款,減少死罪;除

    展開閱讀全文 ∨

    文學(xué)成就

    4

    曹叡還用心制詩度曲。他征召文士置于崇文觀,鼓勵其文學(xué)創(chuàng)作。曹叡能詩文,善樂府,與其祖父曹操、父曹丕并稱魏之“三祖”。

    如此,曹叡則把對文學(xué)之士的重視與管理由以前松散的重用和安排,轉(zhuǎn)化為制度性的政策來固定下來,并且成立了固定的機構(gòu)。漢末鴻都門學(xué)的設(shè)立旨在選拔政府人才,而非選拔文學(xué)人才,更非是文學(xué)機構(gòu)。鄴下時期,雖說有曹丕領(lǐng)導(dǎo)下的文學(xué)諸子名為鄴下文人集團,但彼此只是在宴饗聚會中進行文學(xué)唱和與交流而已,王粲、陳琳、阮瑀等人或在丞相府任丞相掾等職,或在曹丕兄弟身邊任文學(xué)等職務(wù)。他們這個文學(xué)集團的結(jié)構(gòu)是松散的,是沒有政府認(rèn)可的。而真正地為“善屬文者”而設(shè)置的官方機構(gòu),崇文觀當(dāng)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文士組織。這不能不說是在文學(xué)走向政治,并且成為政府機構(gòu)道路上的重要一步。這恐怕也是曹叡對文學(xué)的政治作用,對文學(xué)家的政治影響所作出的最為積極的響應(yīng)。就此點而言,曹叡與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提及的“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評價

    5

    劉曄: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

    孫權(quán):及操子丕,桀逆遺丑,薦作奸回,偷取天位,而叡么麼,尋丕兇跡,阻兵盜土,未伏厥誅。

    陸遜:選用忠良,寬刑罰,布恩惠,薄賦省役,以悅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時。

    鐘會: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恢拓洪業(yè)。

    《魏書》:①帝容止可觀,望之儼然。自在東宮,不交朝臣,不問政事,唯潛思書籍而已。即位之后,褒禮大臣,料簡功能,真?zhèn)尾坏孟噘Q(mào),務(wù)絕浮華譖毀之端,行師動眾,論決大事,謀臣將相,咸服帝之大略。②好學(xué)多識,特留意于法理。③含垢藏疾,容受直言,聽受吏民士庶上書,一月之中至數(shù)十百封,雖文辭鄙陋,猶覽省究竟,意無厭倦。

    張悌:曹操雖功蓋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懷其德也。丕、睿承之,刑繁役重,東西驅(qū)馳,無有寧歲。

    陳壽:①明帝沉毅斷識,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時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顯祖,闡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漢武,宮館是營,格之遠(yuǎn)猷,其殆疾乎!②古者以天下為公,唯賢是與。后代世

    展開閱讀全文 ∨

    個人作品

    6

    《短歌行》

    《善哉行》

    《善哉行四解》

    《月重輪行》

    《步出夏門行》

    《長歌行》

    《苦寒行》

    《棹歌行》

    《種瓜篇》

    《燕歌行》

    《猛虎行》

    《堂上行》

    《清調(diào)歌》

    《樂府詩》

    軼事典故

    7

    魏明帝在甄家給外祖母修建了一所華麗的住宅。建成以后,親自前去察看,并且問隨從的人:“這所住宅應(yīng)該起什么名字呢?”侍中繆襲說:“陛下的思慮和賢明的君主一樣周到,報恩的孝心超過了曾參、閔子騫。這處府第的興建,感情專注于舅家,應(yīng)該用渭陽來做它的名字?!蔽缄?,是《詩經(jīng)》中秦康公送別舅舅所做。

    何晏相貌很美,臉非常白。魏明帝曹叡懷疑他搽了粉,想查看一下,當(dāng)時正好是夏天,就請他來吃熱湯面。沒想到何晏吃完后,大汗淋漓,自己撩起紅衣擦臉,臉色反而更加光潔。

    凌云臺修建的非常精巧,雖然高聳險峻,隨著風(fēng)搖動,但是從來不會倒塌。魏明帝登上凌云臺,搖搖晃晃的很害怕它垮掉,就命人用木材從四周支撐,沒想到凌云臺居然倒塌了,大家都說是因為輕重力作用使其偏倒了。

    許允是吏部郎,手下任用的很多人都是他的鄉(xiāng)親,魏明帝遣虎賁軍收治他,許允的妻子說:“皇上是明君,應(yīng)當(dāng)以理相告?!泵鞯酆藛栐S允,許允回答說:“我都是了解情況,以才能任命的鄉(xiāng)

    展開閱讀全文 ∨

    親屬成員

    8

    祖父:魏武帝曹操

    祖母:武宣皇后卞氏

    父親:魏文帝曹丕

    母親:文昭皇后甄氏

    同母妹:東鄉(xiāng)公主

    據(jù)《魏略》記載,魏明帝后宮甚眾,嬪嬙共達數(shù)萬人?!度龂尽酚涊d齊王曹芳時期,魏明帝所留嬪妃僅才人尚有至少六十四位。

    正室

    虞氏,曹叡元配,平原王妃,于曹叡即位后被遣黜。

    明悼皇后毛氏(毛皇后),227年封為皇后,237年被曹叡賜死。

    明元皇后郭氏(郭皇后),238年曹叡病重之際冊立為皇后,曹芳即位后尊為皇太后,264年去世。

    嬪妃

    張才人,后被張當(dāng)私自送給曹爽。

    何才人,后被張當(dāng)私自送給曹爽。

    石英,后與另外十名才人一同被張當(dāng)送給曹爽為伎人。

    兒子

    清河王曹冏,早夭。

    繁陽王曹穆,早夭。

    安平哀王曹殷,早夭,追封。

    秦王曹詢,曹叡養(yǎng)子,生父不詳,早逝。

    齊王曹芳,曹叡養(yǎng)子,生父不詳,疑為任城王曹彰之孫、曹楷之子。曹叡病逝后繼立為帝,后被廢。

    女兒

    平原懿公主曹淑,早夭,追謚。

    齊長公主,先嫁中書令李豐之子李韜、后嫁中書侍郎任愷。

    歷史爭議

    9

    根據(jù)陳壽《三國志》中記載,曹叡三十六歲駕崩,反推則可得出其出生于建安九年(204年),裴松之在為《三國志》補注時,對此提出異議:魏武帝曹操建安九年(204年)八月才平定鄴城,魏文帝那時納甄后,因此明帝應(yīng)該是建安十年(205年)生,以此計算至正月,是整整三十四年。明帝曾經(jīng)改正朔,以去年的十二月為今年的正月,因此明帝年齡可強名三十五歲,而不是三十六歲。

    《三國會要》中辯說陳壽記載明帝卒年有誤,《三國志·明帝紀(jì)》中記載,延康元年(220年)曹叡十五歲,被封為武德侯,以虛歲反推即可得知,曹叡應(yīng)當(dāng)出生于建安十一年(206年)。

    盧弼在《三國志集解》中寫道,諸家都拘泥于“延康元年,曹叡十五歲,封武德侯”這句話,因此質(zhì)疑三國志中記載有誤,是不對的?!度龂尽の牡奂o(jì)》中關(guān)于延康元年的記載,大多是追述過去的事做背景介紹,而不一定實際發(fā)生在延康元年,曹叡封武德侯,應(yīng)當(dāng)在延康元年之前。按照《三國志·常林傳》中的記載,

    展開閱讀全文 ∨

    史書記載

    10

    陳壽《三國志·魏書·明帝紀(jì)》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七十四·魏紀(j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