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諸葛誕
字號:字公休
所處時代:三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瑯邪陽都
去世時間:258年
官職:征東大將軍
爵位:高平侯
地位:八達之一
人物生平
諸葛誕是諸葛豐的后人,與諸葛亮、諸葛瑾同族。初以尚書郎被任命為滎陽令。諸葛誕為尚書郎期間,曾與仆射杜畿于陶河試船的性能,遭遇大風浪,船被沉到河里,諸葛誕和杜畿也同時被淹在水里。虎賁駕小船來救諸葛誕,諸葛誕讓其先救杜畿,自己卻昏死過去,身體飄到河岸,后來被救活。
諸葛誕進入京都被任命為吏部郎,有人向諸葛誕請求一些事情,諸葛誕于是先把他說的話傳出來,然后才用,大家都以為如果說話不當會讓自己貶官,于是百官都對諸葛誕舉薦的人謹慎對待。
后諸葛誕被遷升為御史中丞、尚書,并與散騎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后來因為魏明帝厭惡夏侯玄和諸葛誕等人沽名釣譽,追求浮華而免官。明帝死后,曹芳繼位,并由大將軍曹爽輔政專權(quán),曹爽任用夏侯玄等人,又讓諸葛誕復(fù)職,并出任揚州刺史,加昭武將軍。
嘉平三年(251年),太尉王凌計劃起兵推翻司馬懿,并另立楚王曹彪為帝;事情被兗州刺史黃華揭發(fā)后,司馬懿領(lǐng)兵討伐,并任命諸葛誕為鎮(zhèn)東將軍,假節(jié)都督
人物評價
王沈:誕賞賜過度。有犯死者,虧制以活之。
賈充:誕在揚州,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
陳壽:諸葛誕嚴毅威重,鐘會精練策數(shù),咸以顯名,致茲榮任,而皆心大志迂,不慮禍難,變?nèi)绨l(fā)機,宗族涂地,豈不謬惑邪!
干寶:數(shù)百人拱手為列,每斬一人,輒降之,竟不變,至盡,時人比之田橫。
伏滔:及至彥云、仲恭、公休之徒,或憑宿名,或怙前功,握兵淮楚,力制東夏,屬當多難之世,仍值廢興之會,謀非所議,相系禍敗。
《世語》:是時,當世俊士散騎常侍夏侯玄、尚書諸葛誕、鄧飏之徒,共相題表,以玄、疇四人為四聰,誕、備八人為八達,中書監(jiān)劉放子熙、孫資子密、吏部尚書衛(wèi)臻子烈三人,咸不及比,以父居勢位,容之為三豫,凡十五人。
《世說新語》: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并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量。(狗意指「功狗」,意指有功的戰(zhàn)將,后諸葛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狗意并不是諷刺。)
柳莊
藝術(shù)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司馬昭陰謀代魏,譴賈充試探諸葛誕態(tài)度。諸葛誕厲絕反對。賈充回京告變。司馬昭暗通揚州刺史樂綝準備討伐。諸葛誕奪揚州、殺樂綝,譴子為質(zhì)降吳,結(jié)外援。發(fā)檄文舉兵討伐司馬昭。司馬昭分重兵圍困壽春城。諸葛誕城內(nèi)糧絕,軍心散變。突圍逃走時,被胡奮所殺。諸葛誕麾下數(shù)百人,決意不降赴死。后人有詩贊曰:忠臣矢志不偷生,諸葛公休帳下兵,《薤露》歌聲應(yīng)未斷,遺蹤直欲繼田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