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唐德剛簡介

    唐德剛

    (美籍華人學者)
    更新時間:2019-03-30 21:29

    唐德剛(1920年8月23日-2009年10月26日),美籍華人學者,歷史學家、傳記文學家、紅學家;1920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西鄉(xiāng)山南館唐老圩,就讀于舒城中學。1939年,入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歷史學系;1943年畢業(yè),獲學士學位;1944年,在安徽學院史地系講授《西洋通史》;1948年,赴美留學,1952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1959年獲史學博士;后留校任教,并兼任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圖書館館長,負責口述歷史計劃中國部分;1972年,受聘為紐約市立大學教授、亞洲研究系系主任;曾任紐約文藝協(xié)會會長;2009年10月26日,因腎衰竭卒于美國舊金山佛利蒙家中,享年89歲。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唐德剛

    外文名:Te-Kong Tong

    國籍:美國/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省肥西縣山南館唐老圩,

    出生日期:1920年8月23日

    逝世日期:2009年10月26日

    職業(yè):學者、歷史學家、傳記文學家

    畢業(yè)院校:國立中央大學、哥倫比亞大學

    主要成就:中國口述歷史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 開創(chuàng)了別開生面的寫史方式 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民國歷史資料

    代表作品:《李宗仁回憶錄》《胡適口述自傳》《胡適雜憶》《顧維鈞回憶錄》

    人物簡介

    2

    唐德剛(1920—2009),生于安徽省合肥縣西鄉(xiāng)(今屬肥西縣)山南館唐家圩。唐德剛幼承庭訓,國學根底深厚;小學五年級后,接受新式教育;1939年秋,考入重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系,和黃彰健等人同學;1943年畢業(yè),獲學士學位,后曾在中學擔任歷史教員;1944年,又應安徽學院史地系主任李則剛之聘,到立煌做講師,教授《西洋通史》。

    1948年,唐德剛赴美留學,主修歐洲史和美國史;隨后,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并取得美國國籍,留校執(zhí)教長達15年,先后開設《漢學概論》、《中國史》、《亞洲史》、《西洋文化史》等課程;1962年初起,在東亞研究所做研究員,同時兼任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圖書館館長達7年;1972年,受聘為紐約市立大學亞洲學系教授,后兼任系主任12年之久。

    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后,中美關系趨于緩和,唐德剛于是年冬首次返回闊別25年的安徽探親;此后,長期為中美交流出力,先后多次訪華、講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思想

    3

    唐德剛在1990年代成形“歷史三峽”說,認為中國全部文明史可分為三個階段,中間經(jīng)過兩次轉(zhuǎn)型。

    第一次轉(zhuǎn)型從戰(zhàn)國時期到秦漢大一統(tǒng)帝國,大概經(jīng)過三百年,核心轉(zhuǎn)變見于三個基本制度的變化:一、政治上廢封建,立郡縣;二、經(jīng)濟上廢井田,開阡陌;三、學術思想上由百家爭鳴轉(zhuǎn)為獨崇儒術。轉(zhuǎn)型完成即創(chuàng)建了農(nóng)業(yè)大帝國的定型。

    唐德剛認為,近代的大動亂是從中華帝國到現(xiàn)代國家的第二次轉(zhuǎn)型。新的中華文明定型也必然有文化─社會─政治體制的三方面的轉(zhuǎn)型:一、政治上化君權為民權;二、經(jīng)濟上化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為工商業(yè)經(jīng)濟;三、學術思想上化控制思想為開放思想。他從此演繹出一個綜合的文化概念──第一次轉(zhuǎn)型是造成“行同倫”的社會,第二次轉(zhuǎn)型則是行為不再同倫,用現(xiàn)代的話說,就是多元化的社會。

    人物評價

    4

    唐德剛先生是中國近代史大家,長期從事中國史、亞洲史、西方近代史、西洋文學史以及傳記文學的研究、教學和寫作;從整理、搶救史料的重要性、緊迫性考慮,他萌生了搞口述歷史的念頭,并成為華裔史學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動人物。

    50年代后期,唐德剛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參與發(fā)起成立“中國口述歷史協(xié)會”,動員美國的社會力量參與此事,意在把中國旅外的各界要人過去的經(jīng)歷通過他們的口述記錄下來,加以整理、出版,傳諸后世。

    唐德剛一生都不是象牙塔里的學者,他積極投入人道主義團體發(fā)起的運動,無論集會、演講、游行,他都親自參加;上世紀70年代初,釣魚島被日本占領,唐德剛是海外保釣運動最早的參與者之一,曾代表紐約地區(qū)華人撰寫“保釣宣言”,并親自送往日本駐紐約及華盛頓使領館;2002年,他又與楊振寧一道發(fā)起全球征集一億人簽名行動,抗議日本右翼登釣魚島,并要求日本對中國民間賠款。

    唐德剛的散文可讀性頗高,旅美學人夏志清教授譽之為“

    展開閱讀全文 ∨

    人物詞作

    5

    《西江月·金陵懷古》

    孺子沿街赤足,青山為雪白頭,

    金風如剪月如鉤,記取秦淮別后。

    臨去且行且止,回頭難拾難收。

    錯從苦海覓溫柔,曾把鮫綃濕透。

    (1956年于美國)

    人物著作

    6

    著作名

    出版社

    出版時間

    中國之惑新編

    臺北市:遠流

    2013年

    民國史軍閥篇:段祺瑞政權

    臺北市:遠流

    2012年

    胡適雜憶

    臺北市:遠流

    2011年,2005年

    風云時代出版社

    1990年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1年,1980年,1979年

    李宗仁回憶錄/李宗仁口述

    臺北市:遠流

    2010年

    臺北市:李敖出版社

    1995年,1988年

    臺北市:曉園

    1989年

    香港:南粵

    1986年

    臺中市:永蓮清

    1986年

    戰(zhàn)爭與愛情

    臺北市:遠流

    2010年,1988年

    張學良口述歷史

    臺北市:遠流

    2009年

    五十年代的塵埃

    中國工人出版社

    2008年

    五十年代底塵埃

    臺北市:遠流

    2003年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1年

    史學與紅學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年

    臺北市:遠流

    2003年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91年

    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1976)

    臺北市:遠流

    2005年

    胡適口述自傳

    臺北市:遠流

    2005年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3年

    華文出版社

    1992年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3年,1981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