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唐求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蜀州青城縣味江鎮(zhèn)(今四川崇州街子鎮(zhèn))
出生日期:880年前后
逝世日期:?
職業(yè):晚唐詩人
代表作品:酬友生早秋
性別:男
字號:不詳
唐代詩人
唐求[唐](約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縣味江鎮(zhèn)(今屬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佑年間前后在世。唐末隱居味江山中,人稱“唐山人”或“唐隱居”。王建占據成都后,召他為參謀,但他拒絕與之合作。在長期的隱居生活中,他以詩自娛,以詩言志,以詩寄情,把寫詩當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求寫詩每有所得,捻成紙團,投入葫蘆中,未曾示人。至晚年,將詩瓢投于味江中漂流而去,且祝愿說:“茲瓢倘不淪沒,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因此時人稱為“一瓢詩人”。其詩僅存35首半,在《全唐詩》中自成一卷。
唐求主要活動于唐武宗會昌年間至唐滅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釋道三家。他的詩作反映了當時社會狀況及下層文人心態(tài),風格清新自然,豐富了晚唐詩歌的藝術表現手法。
至性純愨,酷耽吟詠。王建帥蜀,召為參謀不就。放曠疎逸,人謂之唐隱。平日為詩,然稿為圓丸,納之大瓢。后臥病,投瓢于錦江,祝曰:“此瓢倘不淪沒,得之者方知
代表作品
卷724_1「酬友生早秋」唐求
彤云將欲罷,蟬柳響如秋。霧散九霄近,日程三伏愁。
殘陽宿雨霽,高浪碎沙漚。袪足馀旬后,分襟任自由。
卷724_2「曉發(fā)」唐求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
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
卷724_3「客行」唐求
上山下山去,千里萬里愁。樹色野橋暝,雨聲孤館秋。
南北眼前道,東西江畔舟。世人重金玉,無金徒遠游。
卷724_4「題鄭處士隱居」唐求
不信最清曠,及來愁已空。數點石泉雨,一溪霜葉風。
業(yè)在有山處,道成無事中。酌盡一尊酒,病夫顏亦紅。
卷724_5「古寺」唐求
路傍古時寺,寥落藏金容。破塔有寒草,壞樓無曉鐘。
亂紙失經偈,斷碑分篆蹤。日暮月光吐,繞門千樹松。
卷724_6「贈著上人」唐求
掩門江上住,盡日更無為。古木坐禪處,殘星鳴磬時。
水澆冰滴滴,珠數落累累。自有閑行伴,青藤杖一枝。
卷724_7「馬嵬感事」唐求
冷氣生深殿,狼星渡遠關。九城鼙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