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唐湜簡介

    唐湜

    更新時間:2017-04-08 09:45

    唐湜(1920年-2005年),原名唐揚和,出版的詩集有《騷動的城》、《飛揚的歌》和歷史敘事詩《海陵王》等。九葉派在新時期創(chuàng)作產(chǎn)量最大的一位,在九葉詩派中的身份是雙重的,不僅是詩人,而且是最重要的詩評家之一。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唐湜

    國籍:中國

    出生地:浙江溫州楊府山途村

    出生日期:1920年

    逝世日期:2005年

    職業(yè):詩評家、詩人

    畢業(yè)院校:浙江大學外文系

    代表作品:詩集有《騷動的城》、《飛揚的歌》;歷史敘事詩《海陵王》等

    原名:唐揚和

    人物簡介

    2

    1920年生于溫州楊府山途村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曾是小學校長。1943年考取浙江大學外文系,開始真正的詩藝探索。1946年他在上海認識了杭約赫和陳敬容,后來參與《詩創(chuàng)造》的一些編輯工作,經(jīng)常往來于上海和杭州。1948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外文系,五十年代在北京的《戲劇報》工作,1958年被錯劃右派,1961年從北大荒回到溫州,先在永嘉昆劇團作臨時編劇,文革期間在溫州房管局下屬的一個修建隊干體力活,期間筆耕不輟。后來供職于溫州市文化局下屬的藝術研究所。2005年1月28日下午,在溫州逝世。至此,“九葉詩派”僅剩下鄭敏。

    個人履歷

    3

    歷任上海星群出版社、《詩創(chuàng)造》雜志編輯,溫州師范、溫州二中、上海中學教師,《戲劇報》編輯,溫州地區(qū)文化局、市藝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協(xié)浙江分會理事,溫州市政協(xié)委員。1943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

    代表作品

    4

    著有詩集《飛揚的歌》、《海陵王》、《九葉集》(合作)、《遐思詩之美》、《霞樓夢笛》、《春江花月夜》、《藍色的十四行》,評論集《意度集》、《新意度集》、《翠羽集》,論文集《民族戲曲散論》,長詩《英雄的草原》等。

    詩歌風格

    5

    有論者評唐湜新詩說:“詩人尤為擅長抒情,或柔美婉約,或纏綿悱惻,無不詩意蔥蘢,那溫柔的色調(diào)、舒緩的節(jié)奏、唯美的辭藻所營造的意境,令人深深陶醉。唐湜之詩,題材廣泛、情理交融、清新雋永,處處體現(xiàn)著對人生的終極關懷。即使是有關人生苦難的題材,也總能做到哀而不傷,并力求超脫于平庸慘淡的生活,從而給人以愉快、純潔、靜穆之感。現(xiàn)代社會,人類為追逐名利而漸漸遠離自然,失去了可以歸宿的家園。但唐老的詩篇,清新典雅,不染俗塵,給人以回歸大自然之感。唐湜之詩,形式典雅、語言質(zhì)樸、意象生動,篇篇散發(fā)著濃郁的古典氣息。古典詩論強調(diào)‘物我交融’或‘心物兩契’,其中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乃至于無分彼此、渾然一體之境。唐湜深得古典詩詞之旨趣,卻不喜古詩格律之束縛。從來不愿墨守成規(guī)。畢其一生,唐老都在追求一種完美的詩藝——意境上質(zhì)樸空靈,形式上自由奔放?!薄短茰浽娋怼穼懙男蜓灾袑μ茰浽姼璧脑u論,可以算是對唐湜詩歌最恰切最專業(yè)

    展開閱讀全文 ∨

    社會評價

    6

    詩人、原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屠岸的“沉冤廿載,硬骨錚錚不屈;斯人遠去,詩卷煌煌不朽”的挽聯(lián)充分體現(xiàn)出對唐湜的高度評價。屠岸認為唐湜一生沒有離開藝術,即使在錯劃成右派和“文革”逆境中,他還寫出了代表作敘事長詩《劃手周鹿的愛與死》、《海陵王》以及大部分十四行詩《幻美之旅》以及大量的詩論。屠岸說:“唐湜最讓人感動和佩服的就是他淪落底層仍寫詩不倦的堅持。”“唐湜是當年九葉派詩人中,遭遇最為坎坷的一個。然而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并沒有被這種苦難所打倒,他的創(chuàng)作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有了新的內(nèi)涵。從那時候開始,他的詩歌有很大一部分以甌江文化為主題,甌江一帶的風俗、民情、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成為了他詩歌中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從這些詩歌中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對生活充滿熱愛,對民間傳說中的愛情由衷的贊美,以及對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愛。他詩歌里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對真、善、美的歌頌讓人甚至不會讓人相信在這些美好詩歌的背后,卻實際上是一

    展開閱讀全文 ∨

    詩評觀點

    7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上,唐湜是一個不大被人提及的名字,但他確實是一位有才華的批評家,他在批評上極有抱負:“我那時企慕著劉西渭先生的翩然風度,胡風先生的沉雄氣魄與錢鐘書先生的修養(yǎng),但我更企望在他們之間有一次渾然的合流?!睉撜f唐湜曾非常接近這一目標。錢鐘書先生曾稱贊唐湜的批評“能繼劉西渭先生的《咀華》而起,而有‘青出于藍’之概!”唐湜正式登上評壇是在1947年。這一年,《文藝復興》雜志3卷1期發(fā)表了唐湜的批評文章《伍子胥》。文章認為:“在中國的古老傳說里,伍子胥的故事原就有過一些絢爛的浪漫色彩,經(jīng)詩人馮至的手,加上了現(xiàn)代主義的詩情,尤其是意識流或內(nèi)心情緒的渲染,就成了一個完整而透明的詩的果子?!边@樣贊賞一篇小說的“現(xiàn)代主義詩情”,在當時較為罕見。唐湜不僅在九葉派詩中看到了現(xiàn)代主義的傾向,還在七月派詩中也看到了現(xiàn)代主義傾向,唐湜將他們并稱為“詩的新生代”,認為以穆旦、杜運燮為代表的詩人是一群自覺

    展開閱讀全文 ∨

    社會影響

    8

    中國的新詩從40年代后逐漸形成兩大流派,一是以胡風為首的“七月派”,一是如今的“九葉派”。唐湜是為“九葉詩派”奪得“當今十四行詩人冠冕”的第一人。在《中國十四行詩選》中,唐湜的詩選入43首,篇數(shù)為入選詩人之首。作為一個忠實于藝術的精靈,唐湜曾在詩壇上放過光芒,也曾從詩壇消失過20多年。在粉碎“四人幫”后人們才又頻頻聽到他柔曼的蘆笛聲。唐湜先生再度崛起,引起了文壇的注目,他的大起大落的坎坷生涯和他在苦難中創(chuàng)作的大量詩篇,被文壇稱之為“奇異的心理現(xiàn)象”。作為詩人,唐湜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貢獻除了貫穿其一生的抒情詩之外,其十四行詩和敘事詩寫作無論從數(shù)量上還是質(zhì)量上看在中國新詩史上都有重要的影響;作為評論家,他在上個世紀40年代對馮至、穆旦、汪曾祺所作的評論至今仍不斷為文學史家和評論家們所引證。1950年,錢鐘書就稱贊他的評論“能繼劉西渭學長的《咀華》而起,而有‘青出于藍’之概!”(劉西渭即李健吾,中國現(xiàn)

    展開閱讀全文 ∨

    九葉詩人

    9

    唐湜先生和辛笛、陳敬容、杭約赫、唐祈、鄭敏、杜運燮、袁可嘉、穆旦九位詩人曾在80年代合出過影響深遠的詩集《九葉集》,78年以后大家重新開始寫詩,可穆旦已經(jīng)去世了,在新時期主要是唐湜、杜運燮、辛笛、陳敬容、唐祈、鄭敏6人繼續(xù)發(fā)表創(chuàng)作,作為一班老人他們的詩仍然富有活力。而唐湜是創(chuàng)作產(chǎn)量最大的一位。

    所以,他們是四十年代形成的現(xiàn)代主義詩歌流派,而“九葉”這個說法是新時期才出現(xiàn)的,《九葉集》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第一冊新詩的流派選集,在新中國文壇上,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都有他們的地位。因為《九葉集》的緣故,他們九人后來被稱作“九葉詩人”。藍棣之在《九葉派詩選》的前言中說到在中國語言當中“九”常常用來表示虛指很多或事物的豐富性,因此在這里的“九”確制這九位詩人,也暗指四十年代也寫現(xiàn)代主義或接近現(xiàn)代主義詩風的年輕詩人,這些人有馬逢華、方宇晨、莫洛、羊?、李瑛、楊禾,甚至還有四十年代西南聯(lián)大校園詩人王佐良、汪曾祺等

    展開閱讀全文 ∨

    作品欣賞

    10

    《我的歡樂》

    1950年

    我不迷茫于早晨的風,風色的清新

    我的歡樂是一片深淵,一片光景

    蘆笛吹不出它的聲音,春天開不出它的顏色

    它來自——個柔曼的少女的心

    更大的閃爍,更多的含凝

    它是一個五彩的貝殼

    海灘上有它生命的修煉

    日月的呼喚,水紋的輕柔

    于是珍珠耀出奪目的光華

    靜寂里有常新的聲音

    裊裊地上升,僳遠山的風煙

    將大千的永寂化作萬樹的搖虹

    群山在頂禮,千峰在躍動

    深谷中丁丁的聲音忽然停止,伐木人悄悄

    歸去,時間的拘束在一閃的光焰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