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龍榆生
別名:龍沐勛、忍寒居士、風雨龍吟室主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西萬載
出生日期:1902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1966年11月18日
職業(yè):教師
主要成就:詞學大師
代表作品:《東坡樂府箋》、《唐宋名家詞論》、《唐宋名家詞選》
人物生平
龍榆生出生于1902年3月19日,其父親龍賡言與文廷式、蔡元培、董康是光緒十六年(1890)的同榜進士,在安徽和湖北等地做過多任知縣和知府,著有《蛻庵詩存》;母親楊玉蘭出身于萬載世族。6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母親的早逝,使得他的童年“溫飽學習無人過問,因而身體瘦弱,性情孤僻。十歲前,只在鐘祥、隨州、1念過一年多的初小,在家鄉(xiāng)讀過一年蒙館?!毙梁ジ锩?,其父辭去隨州知府的職務(wù),回到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集義小學,龍榆生開始在父親的指導下,熟讀了《史記》的前傳、《文選》等文史名著,并學會了詩詞駢文。14歲高小畢業(yè)以后,由于身體差,龍榆生跳過中學直接前往北京大學的愿望落空。
1916年,龍榆生開始患病。1917年,在其父親的安排下,與年長龍榆生四歲的陳淑蘭成婚。1918年,“大病幾死”,在其妻陳淑蘭的照料下才得以恢復。但是上大學的夢想?yún)s泡湯了。
1921年春天,20歲的龍榆生由堂兄沐光介紹,前往武昌高等師范學校從
詞學成就
龍榆生于1934年4月發(fā)表《研究詞學之商榷》一文,正式界定詞學內(nèi)涵,并提出詞學研究的八個方面。他在圖譜之學、音律之學、詞韻之學、詞史之學、??敝畬W這五項清代傳統(tǒng)詞學成就的基礎(chǔ)之上,又提出聲調(diào)之學、批評之學、目錄之學三個有待于開拓的領(lǐng)域,這是當年引導詞學界前進方向的一篇宏文,而龍榆生本人畢生治詞,范圍也不出乎此。今從四方面加以評述。
整理詞籍,創(chuàng)辦詞刊晚清以來,詞籍的??闭砦禐榇笥^。龍榆生以最年少的學人得以參與此事,見到了許多罕見的清代詞集。因為這層淵源,龍榆生一生校詞主要集中在清代,而且是從晚清近代詞入手,上溯至清初的。
1931年12月30日,朱祖謀逝世。卒前以遺稿及生平校詞朱墨雙硯相授,龍榆生秉承遺命,在“一·二八”事變爆發(fā)后,仍孜孜不倦,在上海音樂專科學校的一個地下室里,費了幾個月的工夫,校輯刊印了《強村遺書》。
1933年至1936年,龍榆生在葉恭綽等人資助下,創(chuàng)辦《詞學季刊》,前后共出
人物評價
龍榆生與夏承燾、唐圭璋、詹安泰并稱民國四大詞人。幾十年來,他孜孜不倦地從事詞學的研究、創(chuàng)作和教學,為繼承發(fā)揚祖國的文化遺產(chǎn)付出了畢生的精力。1933年他創(chuàng)辦的《詞學季刊》,起到了聯(lián)系新老詞家、交流創(chuàng)作、挖掘保存詞學遺佚的作用,推動了當代詞學的研究,在國內(nèi)外都有一定的影響。他整理刻印了《彊村遺書》,對學術(shù)界影響較大。他編選的《唐宋名家詞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唐宋詞格律》等書為廣大讀者所喜愛。他在《詞曲概論》一書中對詞曲的發(fā)展和作法做了比較系統(tǒng)科學的研究整理,在詞曲作法上提出了音律與思想感情的關(guān)系等見解。并從音樂角度研究詞學,早在三十年代初任教上海國立音樂院時就跟蕭友梅、易偉齋、黃自、李惟寧諸位先生共同研究,開始嘗試把傳統(tǒng)的詩詞規(guī)律用于現(xiàn)代的歌詞創(chuàng)作。在詞學的承前啟后、推陳出新、古為今用等方面,付出了他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