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梅白
別名:一丁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黃梅
出生日期:1922
逝世日期:1992
信仰:共產(chǎn)主義
代表作品:<<大江東去>>,<<百煉成鋼>>
人物介紹
梅白:(1922-1992年)湖北黃梅人。學(xué)名國定,湖北黃梅人,作家。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中共黨員。1938年后歷任中共區(qū)委書記,軍分區(qū)宣傳科副科長,專署文教科副科長,地區(qū)團委書記,中共湖北省委辦公廳副主任、主任,中共湖北省委副秘書長,《七一》副總編,中共荊門縣委第一書記。1944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著有雜文集《什么思想在作怪》、《大江東去》、《百煉成鋼》、《公與私》(合作),電影文學(xué)劇本《土地》(合作)等。
少年
梅白少年時天資聰穎,智慧過人。相傳,抗戰(zhàn)初,有一位愛國志士被敵人裝入麻袋沉江英勇犧牲,為了悼念這位烈士,群眾自發(fā)組織祭奠活動,但預(yù)擬的挽聯(lián)文字不夠理想,而令主祭人頗費心思。還是少年的梅白自告奮勇要求一試,他鋪開紙,磨好墨,凝神斂氣,提筆寫道:“每日開門時,怕見大江東去;終朝銘恨地,忍看孤雁南來?!逼涔P力凝重,一氣呵成。這副對聯(lián)恰到好處地表達了大家對烈士的哀思,而此聯(lián)出自一少年之手則更是難得,自然贏得大家一致喝彩。由此,梅白聲名大噪。1936年,他離開家鄉(xiāng)跟著共產(chǎn)黨走上了抗日救國之路。
與毛澤東
毛澤東和梅白在賦詩填詞中可謂是高山流水??!
1958年,時任湖北省委副秘書長的梅白隨毛澤東視察三峽,梅白寫了一首詩《夜登重慶枇杷山》:我來高處欲乘風(fēng),夜色輝煌一望中。幾萬銀燈流倒影,嘉陵江比水晶宮。毛澤東看了后,對梅白說,如果把“輝煌”二字改為“蒼?!眲t能顯出夜色之動態(tài),也為“水晶宮”作伏筆,顯得“輝煌”而不那么露,詩貴有含蓄和留有余地。第三句“幾萬”改為“百萬”以顯示山城新貌,這里應(yīng)鮮明,而不應(yīng)含糊:“流倒影”則不如“搖倒影”,這也是為了顯示夜影之動態(tài)。毛澤東又說,采取對比手法,寫嘉陵江不平鋪直敘,要寫得風(fēng)翻浪卷,以顯示嘉陵江之性格。因此,第四句的“比”改為“似”好些。改后,這首詩就這樣組合:我來高處欲乘風(fēng),暮色蒼茫一望中。百萬銀燈搖倒影,嘉陵江似水晶宮。
1959年6月,毛澤東回到了離別已有32年的故鄉(xiāng)韶山,有感而發(fā),作《七律·到韶山》:別夢依稀哭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卷起農(nóng)奴戟,黑手高
生平事跡
梅白這個人,長得黑不溜秋,個子也不高,眼睛像個兔卵子,但是此人出口成章,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一句話那就是其貌不揚,但才華橫溢。
1937年日寇侵占小池口,梅四老(梅白的父親)攜眷回家,與人合伙開“三太”雜糧行,叫梅白擬一對聯(lián)好開張。十三歲的梅白不愿寫,答道:“三天就倒,太不賺錢”。氣得他的父親罵他,最后只好叫別人寫。之后梅白向人解釋說:“國難當頭,還在盤剝牟利,就是不寫!”
1939年冬,當過保長的楊守廉,被漢奸丟江,尸體淌走了。死者的家屬要設(shè)靈哀悼,適逢梅白與幾位老先生來到呂立野的私塾。都推梅白擬靠背。開頭,梅白說:“老夫子們在座,我何敢為!”實在推辭不過,梅白說:“那我就茅鐮刀割雞,不客氣?!币粚W(xué)生剛把紙裁好,梅白的腹稿已成。用死者的妻子哀薦,握筆疾書:
每日打開門,怕看大江東去。
終宵愁殺我,忍聽孤雁南來。
不到一盞茶時間,一幅鐵畫銀鉤,字跡剛勁的挽聯(lián),呈現(xiàn)在眾人面前。挽聯(lián)魅力真大,使得一位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