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自珍
過百由旬煙水長,釋迦老子怨津梁。聲聞閉眼三千劫,悔慕人天大法王。 [全文]
學(xué)羿居然有羿風(fēng),千秋何可議逢蒙。絕憐羿道無消息,第一親彎射羿功。 [全文]
河干勞問又江干,恩怨他時邸報看。怪道烏臺牙放早,幾人怒馬出長安。 [全文]
故人橫海拜將軍,側(cè)立南天未蕆勛。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 [全文]
鬼燈對對散秋螢,落魄參軍淚眼熒。何不專城花縣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全文]
津梁條約遍南東,誰遣藏春深塢逢。不枉人呼蓮幕客,碧紗幮護阿芙蓉。 [全文]
白面儒冠已問津,生涯只羨五侯賓。蕭蕭黃葉空村畔,可有擁書閉戶人。 [全文]
只籌一纜十夫多,細(xì)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穈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 [全文]
龍樹靈根派別三,家家楖栗不能擔(dān)。我書喚作三椏記,六祖天臺共一龕。 [全文]
歷劫如何報佛恩,塵塵文字以為門。遙知法會靈山在,八部天龍禮我言。 [全文]
夜思師友淚滂沱,光影猶存急網(wǎng)羅。言行較詳官閥略,報恩如此疚心多。 [全文]
手捫千軸古瑯玕,篤信男兒識字難?;谙蚝钔踝髻e客,廿篇鴻烈贈劉安。 [全文]
狂禪辟盡禮天臺,棹臂琉璃屏上回。不是瓶笙花影夕,鳩摩枉譯此經(jīng)來。 [全文]
厚重虛懷見古風(fēng),車裀五度照門東。我焚文字公焚疏,補紀(jì)交情為紀(jì)公。 [全文]
文章合有老波瀾,莫作鄱陽夾漈看。五十年中言定驗,蒼茫六合此微官。 [全文]
不能古雅不幽靈,氣體難躋作者庭。毀殺流傳遺下女,自障紈扇過旗亭。 [全文]
登乙科則亡姓氏,官七品則亡姓氏。夜奠三十九布衣,秋燈忽吐蒼虹氣。 [全文]
奇氣一縱不可闔,此是借瑣耗奇法。奇則耗矣瑣未休,眼前臚列成五岳。 [全文]
少年薄錄睨千秋,過目云煙浩不收。一任湯湯淪泗水,九金萬祀屬成周。 [全文]
剔彼高山大川字,薄我玉篋金扃中。從此九州不光怪,羽陵夜色春熊熊。 [全文]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庵。漢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xué)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qū)者。龔自珍曾任內(nèi)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
更多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