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自珍
瑰癖消審結(jié)習(xí)虛,一篇典寶古文無。金燈出土苔花碧,又照徐陵讀漢書。 [全文]
收拾風(fēng)花倜蕩詩,凌晨端坐一凝思。勉求玉體長生訣,留報金閨國士知。 [全文]
昔年詩卷駐精魂,強續(xù)狂游拭涕痕。拉得藕花衫子婢,籃輿仍出涌金門。 [全文]
何須宴罷始留髡,絳蠟床前款一尊。姊妹隔花催送客,尚拈羅帶不開門。 [全文]
擬策孤筇避冶游,上方一塔俯清秋。太湖夜照山靈影,頑福甘心讓虎丘。 [全文]
閉門三日了何事,題圖祝壽諛人詩。雙文單筆記序偈,突筆幸趁酒熱時。 [全文]
曩向真州訂古文,飛龍滂熹折紛紜。經(jīng)生家法從來異,拓本模糊且餉君。 [全文]
震旦狂禪沸不支,一燈慧命續(xù)如絲。靈山未歇宗風(fēng)歇,已過龐家日眚時。 [全文]
我言送客非佛事,師言不送非佛智。雙照送是不送是,金光大地喬松寺。 [全文]
醰醰諸老愜瞻衣,父齒隨行亦未稀。各有清名聞海內(nèi),春來各自典朝衣。 [全文]
與吾同祖硯北者,仁愿如兄壯歲亡。從此與誰談古處,馬婆巷外立斜陽。 [全文]
振綺堂中萬軸書,乾嘉九野有誰如。季方玉粹元方死,握手城東問蠹魚。 [全文]
如何從假入空法,君亦莫問我莫答。若有自性互不成,互不成者誰佛剎。 [全文]
眼前石屋著書象,三世十方齊現(xiàn)身。各搦著書一枝筆,各有洞天石屋春。 [全文]
鄉(xiāng)國論文集古歡,幽人三五薜蘿看。從知閬苑桃花色,不及溪松耐歲寒。 [全文]
靈鷲高華夜吐云,山凹指點舊家墳。千秋名教吾誰愧,愧讀羲之誓墓文。 [全文]
問我清游何日最,木樨風(fēng)外等秋潮。忽有故人心上過,乃是虹生與子瀟。 [全文]
家住錢塘四百春,匪將門閥傲江濱。一州典故閑征遍,撰杖觀濤得幾人。 [全文]
除卻虹生憶黃子,曝衣忽見黃羅衫。文章風(fēng)誼細(xì)評度,嶺南何減江之南。 [全文]
高秋那得吳虹生,成軺西子湖邊行。一丘一壑我前導(dǎo),重話東華送我情。 [全文]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庵。漢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xué)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qū)者。龔自珍曾任內(nèi)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
更多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