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應物
伐鼓通嚴城,車馬溢廣躔?;突土忻鳡T,朝服照華鮮。 金門杳深沉,尚聽清漏傳。河漢忽已沒,司閽啟晨關。 丹殿據(jù)龍首,崔嵬對南山。寒生千門里,日照雙闕間。 禁旅下成列,爐香起中天。輝輝睹明圣,濟濟行俊賢。 愧無鴛鷺姿,短翮空飛還。誰當假[全文]
洛都游宦日,少年攜手行。投杯起芳席,總轡振華纓。 關塞有佳氣,巖開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 蹉跎二十載,世務各所營。茲賞長在夢,故人安得并。 前歲守九江,恩詔赴咸京。因途再登歷,山河屬晴明。 寂寞僧侶少,蒼茫林木成。墻宇或[全文]
玉宇含清露,香籠散輕煙。應當結沉抱,難從茲夕眠。 夕漏起遙恨,蟲響亂秋陰。反復相思字,中有故人心。 [全文]
空齋無一事,岸幘故人期。暫輟觀書夜,還題玩月詩。 遠鐘高枕后,清露卷簾時。暗覺新秋近,殘河欲曙遲。 [全文]
梁王昔愛才,千古化不泯。至今蓬池上,遠集八方賓。 車馬平明合,城郭滿埃塵。逢君一相許,豈要平生親。 入仕三十載,如何獨未伸。英聲久籍籍,臺閣多故人。 置酒發(fā)清彈,相與樂佳辰。孤亭得長望,白日下廣津。 富貴良可取,朅來西入秦。秋風旦[全文]
佛剎出高樹,晨光閭井中。年深念陳跡,迨此獨忡忡。 零落逢故老,寂寥悲草蟲。舊宇多改構,幽篁延本叢。 棲止事如昨,芳時去已空。佳人亦攜手,再往今不同。 新文聊感舊,想子意無窮。 [全文]
卻足甘為笑,閑居夢杜陵。殘鶯知夏淺,社雨報年登。 流麥非關忘,收書獨不能。自然憂曠職,緘此謝良朋。 [全文]
公館夜云寂,微涼群樹秋。西曹得時彥,華月共淹留。 長嘯舉清觴,志氣誰與儔。千齡事雖邈,俯念忽已周。 篇翰如云興,京洛頗優(yōu)游。詮文不獨古,理妙即同流。 淺劣見推許,恐為識者尤??諔M文璧贈,日夕不能酬。 [全文]
今日重九宴,去歲在京師。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園期。 嘉節(jié)始云邁,周辰已及茲。秋山滿清景,當賞屬乖離。 凋散民里闊,摧翳眾木衰。樓中一長嘯,惻愴起涼飔. [全文]
紫閣西邊第幾峰,茅齋夜雪虎行蹤。 遙看黛色知何處,欲出山門尋暮鐘。 [全文]
素寡名利心,自非周圓器。徒以歲月資,屢蒙藩條寄。 時風重書札,物情敦貨遺。機杼十縑單,慵疏百函愧。 常負交親責,且為一官累。況本濩落人,歸無置錐地。 省己已知非,枉書見深致。雖欲效區(qū)區(qū),何由枉其志。 [全文]
南望青山滿禁闈,曉陪鴛鷺正差池。 共愛朝來何處雪,蓬萊宮里拂松枝。 [全文]
憐君臥病思新橘,試摘猶酸亦未黃。 書后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 [全文]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氣微。經(jīng)聲在深竹,高齋獨掩扉。 憩樹愛嵐嶺,聽禽悅朝暉。方耽靜中趣,自與塵事違。 [全文]
庭樹轉蕭蕭,陰蟲還戚戚。獨向高齋眠,夜聞寒雨滴。 微風時動牖,殘燈尚留壁。惆悵平生懷,偏來委今夕。 霜露已凄凄,星漢復昭回。朔風中夜起,驚鴻千里來。 蕭條涼葉下,寂寞清砧哀。歲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全文]
雄藩車馬地,作尉有光輝。滿席賓常侍,闐街燭夜歸。 關河征旆遠,煙樹夕陽微。到處無留滯,梁園花欲稀。 [全文]
上國旅游罷,故園生事微。風塵滿路起,行人何處歸。 留思芳樹飲,惜別暮春暉。幾日投關郡,河山對掩扉。 [全文]
同心忽已別,昨事方成昔。幽徑還獨尋,綠苔見行跡。 秋齋正蕭散,煙水易昏夕。憂來結幾重,非君不可釋。 [全文]
杲杲朝陽時,悠悠清陂望。嘉樹始氤氳,春游方浩蕩。 況逢文翰侶,愛此孤舟漾。綠野際遙波,橫云分疊嶂。 公堂日為倦,幽襟自茲曠。有酒今滿盈,愿君盡弘量。 [全文]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賓。不見三四日,曠若十馀旬。 臨觴獨無味,對榻已生塵。一詠舟中作,灑雪忽驚新。 煙波見棲旅,景物具昭陳。秋塘唯落葉,野寺不逢人。 白事廷吏簡,閑居文墨親。高天池閣靜,寒菊霜露頻。 應當整孤棹,歸來展殷勤。 [全文]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韋待價曾孫,出身京兆韋氏逍遙公房。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
更多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