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萬里
出得城來事事幽,涉湘半濟(jì)值漁舟。也知漁父趁魚急,翻著春衫不裹頭。 園花落盡路花開,白白紅紅各自媒。莫道早行奇絕處,四方八面野香來。 柳子祠前春已殘,新晴特地著春寒。疏籬不與花為護(hù),只為蜘蛛作網(wǎng)竿。 一晴一雨路乾濕,半淡半濃山迭重。遠(yuǎn)草坪中[全文]
湘江曾聞有浯溪,片帆今掛湘東西。上摩石崖與天齊,江頭落日云凄凄。山昏雨暗哀猿嘯,步入煙蘿轉(zhuǎn)深峭。元顏千古跡不朽,星斗蛟龍兩奇妙。中興當(dāng)時(shí)頌大唐,大唐家國天為昌。妖環(huán)忽見誠非祥,土花失色急壽王。明皇父子紊大綱,從此晏朝耽色荒。天下黎庶暗罹殃[全文]
儂家貧甚訴長饑。幼稚滿庭闈。正坐瓶無儲粟,漫求為吏東西。 偶然彭澤近鄰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勸我求為酒,黃菊怨、冷落東籬。五斗折腰,誰能許事,歸去來兮。 老圃半榛茨。山田欲蒺藜。念心為形役又奚悲。獨(dú)惆悵前迷。不諫后方追。覺今來是了,覺昨[全文]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歸了。春歸了。落梅如雪,野桃紅小。 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圖爛醉花前倒?;ㄇ暗?。兒扶歸去,醒來窗曉。 [全文]
才近中秋月已清,鴉青幕掛一團(tuán)冰。忽然覺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獨(dú)自行。 [全文]
吳中好處是蘇州,卻為王程得勝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岸傍楊柳都相識,眼底云山苦見留。莫怨孤舟無定處,此身自是一孤舟。 [全文]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終夜鳴。流到前溪無半語,在山做得許多聲。 [全文]
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遠(yuǎn),中流以北即天涯! [全文]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全文]
稻云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里閏添長。 [全文]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萬物皆春人獨(dú)老,一年過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無那風(fēng)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竹邊臺榭水邊亭,不要人隨只獨(dú)行。乍暖柳條無氣力,淡晴花影不分明。一番過雨來幽徑,無數(shù)新禽有喜聲。只欠翠紗紅映[全文]
春,因呈子西 長鋏歸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道是今年勝去年。特地減清歡。 舊賜龍團(tuán)新作崇,頻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兒信問平安。 [全文]
晚飲誠齋,忽有一鷗來泊松上,已而復(fù)去,感而賦之。 偶聽松梢撲鹿,知是沙鷗來宿。稚子莫喧嘩,恐驚他。俄傾忽然飛去,飛去不知何處?我已乞歸休,報(bào)沙鷗。 [全文]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rèn)雨聲來。 [全文]
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谷。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十六。 [全文]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瀉清波 一作:泛清波) [全文]
逕直夫何細(xì)!橋??擅夥觯窟h(yuǎn)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fēng)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jìn)節(jié)只愁余。 [全文]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fēng)夕照間。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最愛東山晴后雪,卻愁宜看不宜登。 [全文]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全文]
溪水將橋不復(fù)回,小舟猶倚短篙開。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fēng)波去又來。 [全文]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zhèn)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學(xué)家、愛國詩人,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又作“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
更多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