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高氏
別名:高滔滔(小字)、高太后、宣仁皇后
國籍:北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032年
逝世日期:1093年
主要成就:后人譽(yù)為女中堯舜
出生地: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縣)
信仰:道家
位分: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
性別:女
人物介紹
宣仁皇后高氏(1032年—1093年),小字滔滔,宋英宗皇后,宋神宗母親,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縣)人。
慶歷七年(1047)三月,高滔滔嫁給了趙宗實(shí),封京兆郡君,隨即在次年四月就生下長子。嘉祐七年(1062)八月初四,趙宗實(shí)被仁宗立為皇子,初九,趙宗實(shí)賜名趙曙,次年(1063)三月二十九,仁宗駕崩,四月初一,趙曙繼位,是為英宗。四月二十九,京兆郡君高滔滔被立為皇后。
宋英宗的四子四女俱為高滔滔所生,繼位后后宮中除高滔滔以外也沒有任何妃嬪。曹太后曾讓心腹人悄悄給兒媳兼外甥女高皇后帶話:“官家即位已久,今圣躬又痊平,豈得左右無一侍御者耶?”高皇后聽了婆婆兼姨媽的話,很不高興,回答說:“奏知娘娘,新婦始得嫁‘十三團(tuán)練’耳,即不曾嫁他官家?!痹谥纹饺辏?066年)底,趙曙生病,大概是為了沖喜,高滔滔聽從了曹太后的建議,給丈夫選了三位妃嬪。
治平四年(1067)正月初八,趙曙駕崩,太子趙頊繼位,正月初十
軼事典故
高太后的弟弟高士林任內(nèi)殿崇班很長時(shí)間,當(dāng)時(shí)英宗打算升官,高皇后謝絕說:“世林能在朝做官,已經(jīng)是過分的恩典了,怎么好援照前代推恩后族的慣例?”神宗時(shí)幾次要為高氏家族修建豪華的宅第,高太后都不答應(yīng),最后由朝廷賞賜了一片空地,自己出錢建造了房屋,沒用國庫一文錢。
高太后的兩個(gè)侄子高公繪、高公紀(jì)都該升觀察使,但她堅(jiān)持不允。哲宗一再請求,才升了一級。一次高公繪呈上一篇奏章,請朝廷尊崇哲宗生母朱太妃和高太后的家族。高太后見奏召來公繪問道:“你文化水平不高,怎么能寫出這樣的奏章?”公繪說出了這是邢恕的主意并代為起草的,高太后不但不允所請還把邢恕逐出了朝廷。由于高太后廉潔自奉,處事公正,所以她垂簾聽政期間,朝政比較清明,她因此也被稱為女中堯舜。
元祐八年(1093年)秋,高太后病重,召大臣呂防、范純?nèi)实热雰?nèi),對他們說:“我死以后,皇上(哲宗)是不會(huì)再重用你們的了。你倆應(yīng)當(dāng)有自知之明,早些主動(dòng)退避,讓皇上另用他人
親屬成員
曾祖父:高瓊,字寶臣,殿前都指揮使,忠武軍節(jié)度使
祖父:高繼勛,字紹先,建雄軍節(jié)度使
父親:高遵甫,北作坊副使
母親:曹夫人,魯國夫人
舅舅:曹佾
婆婆兼姨母:仁宗曹皇后(即慈圣光獻(xiàn)皇后)
丈夫:趙曙(即宋英宗)
子女:宋神宗趙頊、吳榮王趙顥、益王趙頵、潤王趙顏、舒國公主、德寧公主、寶安公主、壽康公主
侄子:高公繪、高公紀(jì)
史書記載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亳州蒙城人。曾祖瓊,祖繼勛,皆有勛王室,至節(jié)度使。母曹氏,慈圣光獻(xiàn)后姊也,故后少鞠宮中。時(shí)英宗亦在帝所,與后年同,仁宗謂慈圣,異日必以為配。既長,遂成婚濮邸。生神宗皇帝、岐王顥、嘉王頵、壽康公主。治平二年,冊為皇后。
后弟內(nèi)殿崇班士林,供奉久,帝欲遷其官,后謝曰:“士林獲升朝籍,分量已過,豈宜援先后家比?”辭之。神宗立,尊為皇太后,居寶慈宮。帝累欲為高氏營大第,后不許。久之,但斥望春門外隙地以賜,凡營繕百役費(fèi),悉出寶慈,不調(diào)大農(nóng)一錢。
元豐八年,帝不豫,浸劇。宰執(zhí)王珪等入問疾,乞立延安郡王為皇太子,太后權(quán)同聽政,帝頷之。珪等見太后簾下。后泣,撫王曰:“兒孝順,自官家服藥,未嘗去左右,書佛經(jīng)以祈福,喜學(xué)書,已誦《論語》七卷,絕不好弄?!蹦肆钔醭龊熗庖姭暤?,珪等再拜謝且賀。是日降制,立為皇太子。初,岐、嘉二王日問起居,至是,令母輒入。又陰敕中人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