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吳子牛
別名:嗜血導演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中國四川樂山
出生日期:1952年10月31日
職業(yè):導演
畢業(yè)院校: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代表作品:《喋血黑谷》、《晚鐘》、《大磨坊》、《太陽山》、《火狐》、《南京大屠殺》等
主要成就:1994年第四十四屆柏林電影節(jié)評委會最佳推薦獎
人物經(jīng)歷
1969年,吳子牛初中畢業(yè)后到農(nóng)村插隊落戶。1972年,進入樂山地區(qū)文藝學校學習,畢業(yè)后在樂山地區(qū)文工團從事創(chuàng)作和演出。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學習。
1982年,畢業(yè)后擔任瀟湘電影制片廠的導演。1983年,執(zhí)導個人首部電影《候補隊員》,該片獲得厄瓜多爾基多國際電影節(jié)兒童電影大獎、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1984年,執(zhí)導劇情電影《喋血黑谷》,該片被評為新時期十年優(yōu)秀影片獎。
1985年,吳子牛獲得中國第一批“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yōu)秀文藝工作者”稱號,同時被評為“省勞動模范”;同年,擔任湖南省青年聯(lián)合會的副主席;同年,由其執(zhí)導的戰(zhàn)爭電影《鴿子樹》上映。
1986年,執(zhí)導由陶澤如、李羚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最后一個冬日》。1988年,執(zhí)導由陶澤如、孫敏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晚鐘》,他憑借該片獲得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該片獲得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銀熊獎;同年,由其執(zhí)導的劇情電影
主要作品
時間 | 名稱 | 備注 |
---|---|---|
2019年 | 《可愛的中國》 | 電視劇 |
2018年 | 《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 | 電視劇 |
2017年 | 《于成龍》 | 電視劇 |
2015年 | 《大舜》 | 電視劇 |
2014年 | 《歷史轉(zhuǎn)折中的鄧小平》 | 電視劇 |
2013年 | 《闖天下》 | 電視劇 |
2010年 | 《西津渡》 | 電視劇 |
2009年 | 《大國醫(yī)》 | 電視劇 |
2009年 | 《紅七軍》 | 電視劇 |
2009年 | 《天地正氣》 | 電視劇 |
2007年 | 《貞觀長歌》 | 電視劇 |
2006年 | 《大明天下》 | 電視劇 |
2006年 | 《汗血寶馬》 | 電視劇 |
2002年 | 《天下糧倉》 | 電視劇 |
2002年 | 《熱血忠魂之獨行侍衛(wèi)》 | 電視劇 |
2000年 | 《英雄鄭成功》 | 電影 |
2000年 | 《紀委在行動》 | 電影 |
1999年 | 《國歌》 | 電影 |
1995年 | 《南京大屠殺》 | 電影 |
1991年 | 《太陽山》 | 電影 |
1990年 | 《大磨坊》 | 電視劇 |
1988年 | 《晚鐘》 | 電影 |
1988年 | 《歡樂英雄》 | 電影 |
1988年 | 《陰陽界》 | 電影 |
1986年 | 《最后一個冬日》 | 電影 |
1985年 | 《鴿子樹》 | 電影 |
1984年 | 《喋血黑谷》 | 電影 |
1983年 | 《候補隊員》 | 電影 |
吳子牛編劇作品
獲獎記錄
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 |
|
中國電影金雞獎 |
|
人物評價
吳子牛一直是個寡言、孤僻的人,身在文藝圈,卻不喜歡去結(jié)交圈子。而拍攝的片子,卻極具爆發(fā)力,尤其喜歡在戰(zhàn)爭中挖掘深層的人性。他很會編排大陣仗、大寫意,而他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大特色,便是對戰(zhàn)爭的思考。戰(zhàn)爭與人的關系,消洱戰(zhàn)爭,呼喚和平,是他創(chuàng)作的母題(鳳凰網(wǎng)、南方人物周刊綜合評)。
對于電影事業(yè),吳子牛兢兢業(yè)業(yè),對于時代情懷,他恪守不渝。吳子牛,一個集天真意趣和歷史傷痕于一身的導演,在美學探索和實踐方面,吳子牛并非第五代中的佼佼者,但在第五代導演已經(jīng)自行消解了其集體指稱的意味時,吳子牛卻能夠秉持著從一而終的電影觀念和時代情懷。他以持久和穩(wěn)定的藝術表現(xiàn)力,成為第五代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員。走進吳子牛的電影世界,里面既沒有導演也沒有哲學大師,有的只是孩子和詩人,英雄不是高高在上的神明,匪徒也不是無藥可救的惡棍,他們作為人字的一撇一捺共同支撐起人性這個恒久的話題(《電影新作》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