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陶淵明
別稱:陶潛
字號:字元亮
所處時代:東晉→南北朝
出生地: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
出生時間:公元352(壬子年)或365年(乙丑年)
去世時間:公元427年(丁卯年)
主要作品:《陶淵明集》
主要成就:田園詩派創(chuàng)始人、文學(xué)史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
職業(yè):詩人、辭賦家
私謚:靖節(jié)
人物生平
淵明曾祖或為陶侃(尚存爭議,但二者的親緣關(guān)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晉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過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說,或名岱或名茂),父親是個“寄跡風(fēng)云,寘茲慍喜”的人,具體事跡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淵明三歲,后嫁給程姓人家,故陶詩文提及她時稱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來,淵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壞。八歲時淵明父去世,家境逐漸沒落。十二歲庶母辭世,淵明后來作文章回憶這段往事時寫道:“慈妣早世,時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祭程氏妹文》)。二十歲時家境尤其貧困,有詩可證:“弱年逢家乏”(《有會而作》)。
淵明“自幼修習(xí)儒家經(jīng)典,愛閑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稑s木》序曰:“總角聞道”,《飲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他早年曾受過儒家教育,有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yuǎn)翥”(《雜詩》)的志向;在那個老莊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歡自然:“少無適俗
文學(xué)成就
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后人編為《陶淵明集》。
卷之一詩四言:
《停云(并序)》《時運(yùn)(并序)》《榮木(并序)》《贈長沙公(并序)》《酬丁柴桑》《答龐參軍(并序)》《勸農(nóng)》《命子》《歸鳥》
卷之二詩五言:
《形影神(并序)》《九日閑居(并序)》《歸園田居五首》《游斜川》《示周續(xù)之祖企謝景夷三郎》《乞食》《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詩楚調(diào)示龐主簿鄧治中》《答龐參軍(并序)》《五月旦作和戴主簿》《連雨獨飲》《移居二首》《和劉柴?!?、《酬劉柴桑》《和郭主簿二首》《于王撫軍座送客》《與殷晉安別(并序)》《贈羊長史(并序)》《歲暮和張常侍》《和胡西曹示顧賊曹》《悲從弟仲德》
卷之三詩五:
《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fēng)于規(guī)林二首》《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yuǎn)》《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jīng)錢溪》《還舊居》《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人物評價
顏延之《陶徵士誄》:居備勤儉,躬兼貧病。人否其憂,孑然其命。隱約就閑,遷延辭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糾纏斡流,冥漠報施。孰云與仁?實疑明智。謂天蓋高,胡愆斯義?履信曷憑?思順何置?年在中身,疢維痁疾。視死如歸,臨兇若吉。藥劑弗嘗,禱祀非恤。傃幽告終,懷和長畢。
沈約《宋書·隱逸傳》:潛弱年薄官,不潔去就之跡。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fù)屈身后代,自高祖王業(yè)漸隆,不復(fù)肯仕。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云甲子而已。
蕭統(tǒng)《陶淵明傳》:淵明少有高趣,博學(xué),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
《陶淵明集序》: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其文章不群,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yáng)爽朗,莫之與京。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jié),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鐘嶸《詩品》:
史書記載
陶公生于晉宋易代之際,故《晉書》《宋書》《南史》對其均有記載,三版皆存不同;又昭明太子撰《陶淵明集》,系傳一篇,這四者都是現(xiàn)代學(xué)者研究淵明生平的重要參考資料。故而一并收錄。
昭明太子《陶淵明傳》
《晉書·陶潛傳》
《南史·陶淵明傳》
《宋書·陶潛傳》
家庭成員
曾祖父或為陶侃,東晉開國元勛。
母親孟氏,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
某任妻子翟氏。
五子陶儼、陶俟、陶份、陶佚、陶佟。
陶淵明的經(jīng)典詩句
1、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2、一生復(fù)能幾,倏如流電驚。
3、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說彼平生。
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
5、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出處:《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
6、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
7、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出處:桃花源記
8、勤學(xué)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xué)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9、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0、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出處: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的詩詞
1、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出處:桃花源記
2、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云澣羧酥畠壓酰裤曈x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出處:五柳先生傳
3、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出處:飲酒·其五
4、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出處:歸園田居·其三
5、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fēng)波未靜,心憚遠(yuǎn)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dāng)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fēng)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苏昂庥睿d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w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岩雍酰≡⑿斡顑?nèi)復(fù)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 出處:歸去來兮辭·并序
6、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誤落 一作:誤入)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顛 通 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出處:歸園田居·其一
7、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fēng)轉(zhuǎn),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dāng)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 出處:雜詩
8、 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fù)悔。徒設(shè)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辰 一作:晨) 出處:讀山海經(jīng)·其十
9、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fù)墟曲中,披草共來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炙敝?,零落同草莽。 出處:歸園田居·其二
10、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fù)至天旭。 出處:歸園田居·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