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本名:高俅
別稱:高毬
所處時代:北宋末年
民族族群:漢
出生地:汴京(今河南開封)
去世時間:公元1126年
擅長:陰謀,權(quán)斗,蹴鞠
主要事件:加害林沖,殺害盧俊義,毒死宋江
稱號:北宋末年四大奸臣之一
義子:高衙內(nèi)
仇人:王進
人物生平
高俅立過什么戰(zhàn)功,史書無記載,但是劉仲武在崇寧三年(1104年)約十月,吐蕃趙懷德等叛宋的事變中,指揮得當(dāng)獲得大勝而使趙懷德等復(fù)降。有學(xué)者認為當(dāng)時高俅也參加了以上戰(zhàn)役。大觀二年(1108年),童貫及劉仲武在西邊又取得了一次較大的勝利,他們成功地招降羌王子臧征仆哥,收復(fù)了積石軍?;兆趯Υ耸指吲d,親自接見了劉仲武,頗為恩寵,并悉命仲武的九子為官。從徽宗的表現(xiàn)來看,他是認為這是一次很大的勝利,高俅也有可能參與了其役,《揮麈后錄》說高俅“數(shù)年間建節(jié),循至使相,遍歷三衙者二十年。”高俅升遷的資本很可能出于在劉仲武軍中的經(jīng)歷,而劉仲武深知徽宗將高俅托給自己的目的,也有可能擴大高俅的功勞,做個順?biāo)饲椤_@從高俅以后與劉仲武家的密切關(guān)系中可以看出。劉仲武在政和五年打了敗仗,但他的仕途卻沒有受到影響,高俅在朝中替他說了好話。劉仲武死后,高俅又極力向徽宗推薦其子劉錡擔(dān)任大將。趙懷德叛宋事件實際上是西夏聯(lián)合青唐
軼事典故
有人單純地認為,高俅僅僅是因踢得一腳好球而得到皇帝寵愛以至平步青云。這未免小看了高俅。高俅不是尋常之輩,在為官弄權(quán)上還是有些手段的,所以能居高位數(shù)十年而不倒。首先他乖巧善佞,對上司尤其是皇帝徽宗百般討好,迎合徽宗志大才疏,好名貪功的心理。出身寒微的高俅何以后來會平上青云?他發(fā)跡的原因是什么呢?《水滸傳》中說他后來遇上了貴人,小王都太尉和內(nèi)侄端王交好,小王都太尉派高俅到端王府送物,由此結(jié)識了端王(后來的徽宗),被端王看上,從此留在端王身邊。這種說法是有依據(jù)的。王詵是宋神宗的妹夫,端王(徽宗)的姑夫,《宋史》中說,王詵雖然是堂堂駙馬,但卻是一個招蜂引蝶之輩,冷落蜀國長公主。公主后來郁郁而死,氣得神宗在公主葬后立刻將王詵貶謫。不過王詵卻是一個丹青書法的好手,徽宗在潛邸時,就常與之切磋,關(guān)系很好。元符三年(1100年),高俅的人生因為一次偶然事件而發(fā)生了重大轉(zhuǎn)折,這就是與端王趙佶的相識?!稉]麈后錄》
民間誤讀
其實在正史中,高俅的記載并不算多,這很奇怪,因為一個太尉這么大的官職卻沒有列傳。并且對他的歷史評價含糊不清,也就是說他不算是個大奸臣。因為這種人物有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所以《水滸傳》就將他與童貫、蔡京和楊戩四人并稱為四大奸臣。
歷史原型
小說《水滸傳》中的高俅在歷史上實有其人。但是史書上對這個人記載不詳,一說是祖籍廣東梅州市梅縣區(qū),隨祖上遷移。南宋王明清的《揮麈后錄》說,“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吏,草札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師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史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p>
由此可見,高俅原是蘇軾的小吏(也就是秘書一類的角色,《水滸傳》中說是書童),他為人乖巧,擅長于抄抄寫寫。元祐八年(1093年)蘇軾從翰林侍讀學(xué)士外調(diào)到中山府,將高俅推薦給曾布,雖然蘇與曾布分屬新舊兩派,二人在元祐年間是有所交往的,而且還有著一定的交情。據(jù)一些學(xué)者考證,《揮麈錄》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乃是曾紆,而曾紆就是曾布的兒子,他所記載的曾家發(fā)生的事情應(yīng)該是可以信賴的。但是曾布婉拒了蘇軾的好意。于是蘇軾又把高俅推薦給了他的朋友王都太尉王詵(即王晉卿),于是高俅又回到了東京(今河南開封)。
典故評析
施耐庵的小說《水滸傳》中,高俅作為反面人物、十惡不赦的大奸臣而廣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場,因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術(shù),被喜愛蹴鞠的端王所賞識。在端王登基成為皇帝后,高俅便飛黃騰達,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沖,手段之毒辣,心計之精巧,讓開卷不久的讀者瞠目結(jié)舌!120回《水滸傳》結(jié)束,108條梁山好漢被高俅陰謀陷害幾近死絕。
高俅(?—1126年),歷史上確有其人。但真正的高俅,與《水滸傳》中的描述相差甚遠。據(jù)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揮麈后錄》記載,高俅,原本是蘇軾的“小史”(也就是小秘書一類的角色,《水滸傳》中說是書童),他為人乖巧,擅長抄抄寫寫,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的功底;且會使槍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礎(chǔ),而高超的蹴鞠技術(shù)只不過是他多項旁騖的雜學(xué)之一。
元祐八年(1093年),蘇軾將高俅推薦給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詵(即王晉卿)。王詵是神宗皇帝的妹夫(《水滸傳》中說是哲宗皇帝的
文學(xué)形象
以北宋晚期社會生活為題材的歷史小說《水滸傳》里,朝廷中有一個殿前都太尉(掌管軍事的高官)高俅,這是個令人憎惡的反派人物,他逼得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背井離鄉(xiāng),把另一位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弄得家破人亡。他時時出奸計與梁山好漢作對,最后還陷害宋江等人。雖然《水滸傳》是小說,刻畫出的這樣一個惡貫滿盈的人物,不能作為信史來看待。但它也不是空穴來風(fēng),憑空捏造出來的。
金圣嘆在評《水滸》時,曾經(jīng)說過:“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作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金圣嘆不愧是才子,這一番話,入木三分,發(fā)人深省。高俅這人,書上說他“踢得好腳氣球”。更兼“吹談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雜耍;亦胡亂學(xué)詩、書、辭、賦”。如此看來,他倒是個挺全面的人物?!叭粽撊?、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边@倒也無妨。都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像這樣各方面都懂一點,道德方面“瀟灑”一點,足球又踢得好一點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