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吳虞

    (新文化運動人物)
    更新時間:2019-04-27 22:53

    吳虞(1872-1949),原名姬傳、永寬,字又陵,亦署幼陵,號黎明老人,四川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區(qū))龍橋鄉(xiāng)人。近代思想家,學者。早年留學日本,歸國后任四川《醒群報》主筆,鼓吹新學。1910年任成都府立中學國文教員,不久到北京大學任教,并在《新青年》上發(fā)表《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jù)論》、《說孝》等文,猛烈抨擊舊禮教和儒家學說,在“五四”時期影響較大。胡適稱他為“中國思想界的清道夫”,“四川只手打到孔家店的老英雄”。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吳虞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四川新繁龍橋鄉(xiāng)

    出生日期:1872年12月19日

    逝世日期:1949年

    職業(yè):學者

    主要成就:新文化運動

    人物生平

    2

    吳虞(1872—1949),原名姬傳、永寬,字又陵,亦署幼陵,號愛智。四川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區(qū))龍橋鄉(xiāng)人。近代思想家,學者。

    早歲肆業(yè)于成都尊經學院,曾從清末民初著名學者吳之英學詩文,從經學大師廖平習經,深受儒家學說的影響。戊戌變法后,開始學習新學,在成都以教學館為生,曾參與創(chuàng)設溥利公書局。

    1905年赴日求學,入東京法政大學。

    1907年回國,先后擔任成都府中學堂、四川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教習,一度主編《蜀報》。

    1910年,吳虞與父親發(fā)生沖突,被輿論斥為“非理非法”逆子。四川教育總會會長徐炯召開會議,將他逐出教育界。

    辛亥革命后,曾加入共和黨,兼《四川政治公報》主編,后著文反對袁世凱稱帝。

    1917年應柳亞子之邀加入南社。

    1919年11月,吳虞在《新青年》6卷6號發(fā)表《吃人與禮教》,大力攻擊“吃人的禮教”。胡適稱他是“只手打翻孔家店的老英雄”。曾先后擔任《西成報》主編、《公論日報》主筆、《四川政治公報》

    展開閱讀全文 ∨

    個人著作

    3

    著有《吳虞文錄·別錄·日記》《秋水集》,編選有《國文選錄》《駢文選讀》。

    反封建思想

    4

    吳虞是清末民初時期的反舊禮教和舊文化的著名人物。他認為,封建統(tǒng)治者之所以提倡儒家思想,是因為其思想核心的“教”、“禮”等能在鞏固其統(tǒng)治、維系封建社會秩序中發(fā)揮特殊的作用,故用其來馴服制御臣民。吳虞對封建專制禮教對婦女的壓制進行了批判和揭露,主張男女平等,為中國婦女解放而吶喊。吳虞還提倡自由和個性解放,提高國民的民主意識,以建立資產階級國家。

    吳虞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批判儒學,揭露吃人的“禮教”。他批判儒學中以孝為中心的封建專制和家族制度,指出:“詳考孔子之學說,既認孝為百行之本,故其立教,莫不以考為起點?!笨嫉姆秶y(tǒng)括一切,“居住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無信,不孝也;戰(zhàn)陣無勇,不孝也”,“凡人未仕在家,則以事親為孝,出仕在朝,則以事君為孝。能事親、事君,乃可謂之立身,然后可以揚名于世”(《家族制度為專制制度之根據(jù)論》)。

    他認為,中國要得到真正的共和,就必須除去君主專

    展開閱讀全文 ∨

    他人評價

    5

    從吳虞的一生看,他只是躬逢新文化革命盛時,自己并沒有多少才學。

    生活中有很多人是分裂的。如果以歷史主義或進步史觀看這些人,得出的結論往往會與人們的真實感受天差地別。比如林紓先生,可能給人的印象是非常真誠的讀書人,但在歷史主義者看來,他是一個遺老的角色,甚至是反動的。而有些非常進步,甚至為歷史做過貢獻的人,可能是一個不恥于眾口之人。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吳虞就是這樣。

    吳虞從日本學成歸國,回到成都,不時“鼓吹”非儒學說,尤其是非孝非禮的言論。搞笑的是,吳虞自己行事極為專制。很難指望這樣的人能跟別人搞好關系。而這種生活上的災難他會輕易地轉化到觀念上去。他跟父親的關系不好,以至于成為仇敵。如1911年11月25日,他在日記中寫道:“魔鬼一早下鄉(xiāng)。心術之壞如此,亦孔教之力也?!备缸佣艘源蚬偎緛頎帄Z家產,當吳虞勝訴后,他在日記中發(fā)泄說:“大吉大利,老魔遷出,月給二十元?!薄坝鄳嵡冶?,余祖宗何不幸而有此子孫也

    展開閱讀全文 ∨

    家庭成員

    6

    父吳興杰,字士先,曾任富順縣教諭。吳虞曾娶妻二人,生九女一子,子早夭。前妻曾蘭,字仲殊,號香祖,詩書俱佳,南社社員。后妻常道玄。均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