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高清免费毛片|久久99中文字幕|精品国产91免费在线|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 <abbr id="gugae"></abbr><menu id="gugae"><acronym id="gugae"></acronym></menu>
  • <dl id="gugae"><small id="gugae"></small></dl>
  • 當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江蘇省名人 > 揚州市名人 > 儀征市名人 > 吳南軒簡介

    吳南軒

    更新時間:2019-06-01 22:44

    吳南軒(1893-1980)江蘇儀征人,心理學家,國立清華大學校長、國立復旦大學校長,1949年去臺,次年受聘為麻省國際學院教授。1966年任臺灣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著有《兒童心理衛(wèi)生》等。

    目錄

    基本資料

    1

    中文名:吳南軒

    別名:冕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893年

    逝世日期:1980年

    職業(yè):教育,心理學家

    畢業(yè)院校:復旦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

    代表作品:《兒童心理衛(wèi)生》

    人物生平

    2

    1919年復旦大學預科畢業(yè),同年赴美國留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教育心理學,1923年獲碩士學位,1929年獲教育學博士學位?;貒螅趪顸h中央政治學校、中央黨部、考試院等處任職。

    1931.4~1931.6出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僅過月余,由于任用私人為教務長、秘書長,拒不承認由教授會選舉院長的慣例等引發(fā)師生驅吳風潮。教授會通過決議致電教育部要求另薦賢能。吳5月29日離校,在北平使館區(qū)利通飯店設立"國立清華大學臨時辦事處",后被迫于6月5日離平南下辭職。

    1940.5~1943.2吳南軒任國立復旦大學校長。

    1942年,任國民黨監(jiān)察院監(jiān)察委員、國民黨監(jiān)察委員。1975年退休。

    1980年,因病醫(yī)治無效在臺北去世,終年87歲。

    人物故事

    3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之交,蔣介石利用奉系軍閥驅散了汪精衛(wèi)和閻錫山的北平“國民政府”,重新穩(wěn)定了他對北方的統(tǒng)治。這時清華大學校長一職,屢起風波,在羅家倫掌校不受歡迎后,閻錫山所派的喬萬選又為師生所拒之時,1931年由南京政府發(fā)表正式命令,任命時為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副教務主任的吳南軒為新任清華大學校長,而他上任的背景,則是因為他是親自兼任教育部長蔣介石的親信,這種背景注定了吳南軒在清華將要走一條政治路線,而不是學術路線。吳聲稱“奉黨國命”要“恪遵蔣主席整頓學風的意旨,長治清華”。他下車伊始,即不顧清華教授治校傳統(tǒng),獨斷專權,遭到全校師生一致反對。

    由于他“大權獨攬、不圖發(fā)展學術、蔑視教授人格、視教授為雇員”,在教授會的帶動下,學生自治會召開全體學生大會,表示堅決支持教授會決議,要求“撤換吳南軒,并由全體同學整隊至校長室,請其即時離?!?。頓時,驅吳風潮風起云涌,逼得吳南軒于5月30日揣著清華大印和若干

    展開閱讀全文 ∨

    兩個身份

    4

    吳南軒有兩個身份,其一是著名的心理學家。20世紀30年代,吳南軒博士在《中大教育叢刊》上發(fā)表文章:“除我國外,日光照臨之地,幾乎無處不有心理健康運動的蹤跡”,大力呼吁加強我國的心理健康工作。

    作為一名心理學家,吳南軒博士無疑是頗有成就的,在業(yè)界是被普遍認可的,但他的另一個身份——校長,卻因為時代的烙印而沒有這么高的認知度了。解放前吳南軒先生先后擔任過清華大學校長和復旦大學校長,而清華大學校長這一身份,不像是他的一個榮譽,更像是時代濺在他身上的一個污點。

    1930年前后,他首先在中央大學心理系開設了心理健康選修課,為當時國內大學心理系課程中最新穎的課目。爾后,他又在中央大學《旁觀》雜志上發(fā)刊《心理健康專號》,這是中國心理健康運動的萌芽。吳南軒回國后任國民政府教育部編審,并奉命往美國各州考察中小學教材審定業(yè)務。在國民政府教育部任職期間,先后擔任中國政治學校教務副主任、中央黨部訓練部測驗科主任、考試委

    展開閱讀全文 ∨

    個人著作

    5

    吳南軒博士著有

    《國際心理衛(wèi)生運動史》、

    《兒童心理衛(wèi)生》、

    《戰(zhàn)時精神病》、

    《心理衛(wèi)生及實施新趨向》等著作,

    在其著作中,吳南軒博士提出十項衡量個人心理健康的標準:①樂觀;②正視或面對現(xiàn)實;③有理想;④不懷疑——自信信人;⑤自尊尊人;⑥自助助人;⑦控制和發(fā)泄情緒;⑧協(xié)調態(tài)度或要求;⑨富有幽默感;⑩對于一切事物有相當興趣,覺得一切人都有可取可喜之處。這十項標準,即便是放到今天,仍具有相當?shù)目蓞⒖夹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