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1293
潘鼎新(1828年-1888年),字琴軒,安徽省廬江縣廣寒鄉(xiāng)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舉,次年春闈會試至國史館承修臣傳。后在家鄉(xiāng)辦團練,參與鎮(zhèn)壓太平軍,受曾國藩賞識,令募勇立“鼎”字營。后遷居肥西三河。中法戰(zhàn)爭時,率部入越南與法軍作戰(zhàn)[詳細]
2020-01-01 1486
無為州廬江縣(今安徽廬江)人,元末紅巾軍將領(lǐng)。[詳細]
2019-11-17 1839
顧鴻,男,又名顧節(jié)鼎,安徽省廬江縣白山鎮(zhèn)人,1915年3月6日出生。1933年1月秘密參加革命,1935年6月入黨,1936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顧鴻先后參加過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積極貢獻。建國后,顧鴻歷任副[詳細]
2019-10-30 1306
鄭賢斌(1934.01~2010.06),男,安徽省廬江縣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qū)原副政治委員、政治部主任,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九屆全[詳細]
2019-07-30 2379
徐州蘇少卿(1890-1971)。字相辰,藝名寄生。徐州市人。戲劇評論家,票友。生于光緒十六年(庚寅),逝世于農(nóng)歷辛亥年,享年81歲。安徽蘇少卿1964年8月生,安徽廬江人。碩士,安徽省建筑設(shè)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1996年進入安徽建筑工業(yè)學(xué)[詳細]
2019-06-22 998
吳孟復(fù)(1919—1995年),當(dāng)代古籍學(xué)家,古典文學(xué)研究家。原名常燾,字伯魯,號希賢,筆名山蘿,安徽省廬江縣古圩鄉(xiāng)人。民革安徽省常委。民國26年(一九三七年)無錫國學(xué)專修學(xué)校畢業(yè)。一九三七年后,曾任上海政法學(xué)院、暨南大學(xué)副教授,上海古代文[詳細]
2019-06-19 4490
劉秉璋(1826~1905),晚清重臣,淮軍名將。字仲良,安徽廬江人。胸懷大志,青年中舉成名,由于國家動亂,由翰林院編修而入軍幕,投筆從戎,平吳剿捻后逐步成長為一名封建官吏。中法戰(zhàn)爭期間,力抗外侮,指揮了著名的“鎮(zhèn)海之役”,維護了國家尊嚴(yán)。[詳細]
2019-06-07 2468
吳弱男(1886-1973),安徽省廬江縣南鄉(xiāng)沙湖山人,中國國民黨第一位女黨員,吳氏三兄妹之一,女權(quán)活動家。前夫是著名愛國人士章士釗,其父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吳保初,祖父是著名的淮軍將領(lǐng)吳長慶。光緒二十八年(1902)赴日本東京,在青山女[詳細]
2019-05-05 669
吳保初(1869—1913),字彥復(fù),號君遂,晚號癭公,廬江縣沙湖山人。與陳三立、譚嗣同、丁惠康贊同維新,時人稱為“清末四公子”。是淮軍將領(lǐng)、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之子。概述圖片來源:吳保初《北山樓集》作者小影[詳細]
2019-05-01 2588
吳長慶(1829—1884年),字筱軒,安徽省廬江縣南鄉(xiāng)沙湖山人。父吳廷香,由優(yōu)貢就選教職。其子吳保初,與陳三立、譚嗣同、丁惠康贊同維新,被人稱為“清末四公子”。[詳細]
2019-03-19 4130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清朝晚期將領(lǐng),官至北洋海軍提督。安徽合肥人,原名先達,也作禹亭,號次章。祖先明初從鳳陽遷居廬江,同治四年(1865年)遷居巢縣汪郎中村。丁汝昌早年參加太平軍,當(dāng)太平軍大勢已去的時候,被[詳細]
2018-06-15 8697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廬江舒(今合肥廬江舒縣)人。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zhàn)場平定江東,后孫策遇刺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