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百科欄目匯聚了全世界的各個行業(yè)等出名的人物,全面介紹每一位名人的詳細資料。
2016-09-24 18:34 3177
王德榮,結(jié)構(gòu)力學家,航空航天教育家。他畢生致力于航空航天教育和科學研究事業(yè)。主持創(chuàng)建中國第一個熱應(yīng)力實驗室和飛行器強度專業(yè)。曾參加航空航天多種型號的設(shè)計工作,承擔解決關(guān)鍵性課題,還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試驗成功作出過貢獻。他重視教學工作,[詳細]
2016-09-24 15:16 657
魏燮均(1812~1889) 原名昌泰,字子亨,又字伯陽、公隱,另號耕石老人,又號芷,老農(nóng),別號鐵民、九梅居士。出生于鐵嶺(今遼寧省鐵嶺市)城南八里莊,1848年移居紅杏村(今鐵嶺縣千戶鄉(xiāng)紅杏屯)。咸豐年間府學貢生,清代鐵嶺田園詩人、書法家[詳細]
2016-09-23 11:12 919
朱新予,蠶絲專家、絲綢教育家。畢生從事絲綢教育,一貫提倡教育、科研和生產(chǎn)實踐相結(jié)合,親自編寫教材,抓科學研究,積極推廣科學育蠶、貯繭、機械繅絲等新技術(sh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致力于恢復和發(fā)展絲綢生產(chǎn);擴大絲綢教育領(lǐng)域,培養(yǎng)多種人才;晚年還倡[詳細]
2016-09-22 10:05 532
秦公,字旭,號陶然。山東蓬萊人。1943年9月13日出生于北京。于一九七七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少時自力于學,弱冠肄業(yè)于北京體育學院。因腿傷轉(zhuǎn)入文化藝術(shù)干部學校,得諸前輩傳授。一九六四年調(diào)北京市文物公司任職,經(jīng)三十年累遷至總經(jīng)理,兼北京翰海藝術(shù)[詳細]
2016-09-21 13:44 693
苗力田先生(1917—2000年5月28日),祖籍山東省諸城市,生于黑龍江省同江縣。中央大學畢業(yè)。從事西方哲學教學研究50多年。著名西方哲學史家、古希臘哲學研究專家、教育家、翻譯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顧問[詳細]
2016-09-20 18:06 504
張乃通 (1934.07.17-2017.04.21) 男,江蘇省揚州市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通信技術(shù)專家。1956年畢業(yè)于南京工學院無線電系(現(xiàn)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曾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通信所名譽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詳細]
2016-09-19 11:42 630
王鴻禎(1916.11.17-2010.7.17),男,出生于山東蒼山,地質(zhì)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9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地質(zhì)系,1947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研究領(lǐng)域包括古生物學、地層學、古地理學、前寒武紀地質(zhì)、大地構(gòu)造學和地質(zhì)學史。[詳細]
2016-09-18 10:44 1431
賈小侯(1888-1951),字葆書,陜西戶縣人。1911年辛亥革命后加入中國同盟會。曾由民國政府資助留學日本、美國、德國,精通兵器制造、炸彈制造、爆破等專業(yè)技術(shù)。解放前曾任陜西、湖北、甘肅、廣東、廣西等地兵工廠廠長,為我國近代兵器科技工業(yè)[詳細]
2016-09-17 13:07 626
楊弘遠,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9月26日生于湖北武漢,原籍湖南長沙,專長植物有性生殖的實驗研究,武漢大學教授。楊弘遠院士1982年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1984年任博士生導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1年獲國家自然科[詳細]
2016-09-16 08:31 3146
弘一法師李叔同(1880~1942),幼名李成蹊。李叔同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qū),近代史上著名的藝術(shù)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早期啟蒙者,他一生在音樂、戲劇、美術(shù)、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等諸多文化領(lǐng)域中[詳細]
2016-09-15 08:19 1948
張中曉(1930—1967/1966),中國當代學者,文藝思想家;浙江紹興人;早年顯出文學才華,1952年至上海,在新文藝出版社任編輯,1955年5月因胡風冤案牽連被捕入獄——他給胡風的信件被斷章取義,錯誤地被認為是“最反動的暗藏反革命分子[詳細]
2016-09-14 17:14 2671
于伶(1907~1997),中國著名劇作家、導演、演員。原名任錫圭,字禹成。江蘇宜興人。1926年赴蘇州第一師范求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27年開始從事戲劇活動。1930年考入北平大學法學院俄文法政系。1932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詳細]
2016-09-13 10:29 670
周太玄(1895年2月14 日{(diào)農(nóng)歷正月二十日}--1968年7月23日)是中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在法國留學期間曾獲蒙彼利埃大學教育碩士學位,后在巴黎大學研究院作研究生。因在細胞學和腔腸動物研究方面有卓越的成就,獲得法國國家理學博士學位。他又[詳細]
2016-09-12 13:24 934
于維漢(1922.1.28-2010.11.17),遼寧省大連市人,地方病學專家,原哈爾濱醫(yī)科大學校長。1945年畢業(yè)于國立滿洲醫(yī)學院,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于維漢為克山病的預防與治療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在克山病病因、發(fā)病機理[詳細]
2016-09-11 16:45 1738
鄒衡出生于湖南澧縣,當代著名考古學家。代表作品主要有《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詳細]
2016-09-10 15:18 3109
贠宗翰(1940-2015)男,陜西咸陽人。著名秦腔須生表演藝術(shù)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秦腔研究會副會長,陜西省書畫院顧問,陜西省文史資料研究館館員。[詳細]
2016-09-10 12:26 1618
常任俠(1904~1996),著名藝術(shù)考古學家、東方藝術(shù)史研究專家、詩人,中國藝術(shù)史學會創(chuàng)辦人之一。主要從事中國以及中亞、東亞、東南亞諸國美術(shù)史以及音樂、舞蹈史的研究,對中國與印度、日本的文藝交流史研究作出了開拓性貢獻。別名季青,生于安徽省[詳細]
2016-09-09 10:46 729
馬臻(88—141),字叔薦,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人。一說是會稽山陰人(今浙江紹興人)章和二年五月二十七日(88年7月4日),出生。馬稜之子,過繼給從兄馬毅。東漢水利專家,是和帝(89—105在位)時最后一位會稽太守。[詳細]
2016-09-08 15:50 6251
劉三(1878年---1938年),男,原名宗,又作鐘,字季平,又字江南,別署離垢,又署劉三,本清詩人龔自珍詩:“劉三真義士,愧殺讀書人”意,也因行三。晚號黃葉老人,上??h華涇(今龍華鄉(xiāng))人。早年赴日本,入東京成城學校騎兵科。劉三與詩僧蘇曼[詳細]
2016-09-07 10:34 291
徐雪寒(1911年8月28日——2005年4月27日),男,原名徐漢臣,曾用名徐梅君,浙江慈溪縣河頭市鎮(zhèn)(現(xiàn)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河頭鎮(zhèn))河莊村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家、編輯出版家,資深的經(jīng)濟管理家、政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