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7 1017
林朝棟(1851—1904),臺灣彰化人,臺灣清治時期著名將領,霧峰林家第六代。林朝棟在中法戰(zhàn)爭時的優(yōu)異戰(zhàn)功,得到劉銘傳的青睞,因而在劉銘傳主政臺灣期間得到重用,除了負責撫墾業(yè)務外,也接掌當時臺灣最重要的外銷品之一樟腦的管理工作,并統(tǒng)帥當時[詳細]
2019-09-14 2846
林基路,原名林為梁,1916年出生于廣東臺山縣都斛鎮(zhèn)大綱村。1933年在上海求學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38年后應盛世才邀先后擔任新疆學院教務長、庫車縣縣長、烏什縣縣長。1943年被殺害。[詳細]
2019-09-14 4490
林偉民,原名林興。1887年生,廣東省香山縣人(今珠海市三灶鎮(zhèn))。出生于貧苦農(nóng)民家庭,幼隨父墾荒種地,下海捕魚,稍長到香港謀生,在外國輪船上當苦力。1920年起,林偉民和蘇兆征等在香港海員工人中進行革命宣傳,并發(fā)起成立海員工會籌備組,為籌備[詳細]
2019-09-13 12144
林獻羔,洗名撒母耳(Samuel Lamb),1924年10月4日~2013年8月3日,祖籍廣東臺山縣,出生于澳門。傳道63年,曾為捍衛(wèi)真道被監(jiān)禁20年,是中國教會老一代傳道人,基督教家庭教會的精神領袖。[詳細]
2019-09-13 6672
林依蘭,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越南共和國主席胡志明至死不渝的戀人,1968年去世。林依蘭是在1930年根據(jù)中國共產(chǎn)黨廣東省委的指派,同胡志明假扮夫妻開展革命工作的,在工作期間兩人通過接觸逐漸產(chǎn)生了感情,但在那特殊的年代里他們沒能走在一起,留下了一[詳細]
2019-09-13 2931
林鋒(1919.05~2013.01),男,1919年生于澳門,祖籍廣東省新會縣。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老紅軍,中共暨南大學原黨委副書記(享受副部級醫(yī)療待遇)。[詳細]
2019-09-11 901
林明輪(一七二三至一七五七年)字穆安,號穆庵,廣東始興人。生于一七二三年,卒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三十四歲。著有詩集一卷、文集二卷等,都并《情史列傳》傳于世。[詳細]
2019-09-07 33309
林楓(1906年9月30日-1977年9月29日),原名鄭永孝,黑龍江望奎人。1932年11月起任中共北平市委書記兼組織部部長。1933年任中共河北省委巡視員。1935年12月復任中共北平市委書記。1936年2月起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5月起[詳細]
2019-09-07 1969
林楚楚(Cho-cho Lam,1904年-1979年),原名林美意。廣東新會人,生于加拿大溫哥華,曾在當?shù)厝A僑學校讀書。1919年嫁給香港最早的電影企業(yè)家黎民偉,是影星黎姿的祖母。香港第一部故事片《胭脂》公映后,賣座很好,林楚楚由此成為第[詳細]
2019-09-07 1092
林翠(Jeanette Lin Chui,1936年-1995年2月)原名曾懿,1936年出生廣東中山,香港電影紅星,著名粵語演員曾江之胞妹。她外形明麗煥發(fā),神采飛揚,經(jīng)常飾演活潑佻皮、鬼馬精靈的少女角色,活靈活現(xiàn),有“學生情人”之譽。據(jù)說[詳細]
2019-09-02 4677
林偉儔,1905年出生于廣東省臺山市水步鎮(zhèn)大嶺鄉(xiāng)興隆村,是黃埔軍校出身的著名將領之一。[詳細]
2019-09-01 1043
林尹民(1887-1911),字靖庵,福建閩侯人。與林文、林覺民(三人同年生、同年為創(chuàng)建民國而捐軀)并稱黃花崗“三林”。林尹民年少時素有大志。曾東渡日本留學,入讀成城學校。庚戍夏間,由林文介紹入同盟會。早存許國之志,婉卻娶婦之命。1911年[詳細]
2019-08-29 426
林達美,鐵路運輸學家、教育家。他是革新鐵道運輸專業(yè)的組織者,是將鐵路站場設計納入鐵路運輸學科的先驅(qū)者,大力倡導將電子計算技術(shù)運用于鐵路運輸工作。他為中國培養(yǎng)了大批鐵路運輸高級專門人才,對中國鐵路運輸學科的發(fā)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詳細]
2019-08-26 812
林同驥(1918年——1993年),1918年12月12日生于北京,1938至1942年在重慶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學習,獲學士學位。著名流體力學家。在稀薄氣體力學、高超聲速、跨聲速空氣動力學和不可壓縮流體動力學等廣泛的領域中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詳細]
2019-08-14 1854
林士諤(1913-1987)自動控制學家。廣東平遠人,1935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39年獲美國馬薩諸塞理工學院航空系航空工程博士學位。曾任成都航空機械學校高級教官,成都航空研究院研究員,廈門大學教授、系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及[詳細]
2019-08-14 455
林似春(1917-1996),原名暄,字似春,以字行。浙江寧波慈溪人。歷任中國硬筆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市閘北區(qū)文化館百老藝苑副理事長,上海市閘北區(qū)職工書法協(xié)會顧問。[詳細]
2019-08-10 879
林薰南(1890—1982),湖北黃岡(今屬武漢市新洲區(qū))人,國民革命軍軍事將領。武昌陸軍預備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科、日本陸軍大學第六期畢業(yè)。1925年春起任廣州大元帥府參軍處參軍,建國粵軍第一軍總部副官長。1926年任黃埔軍校第[詳細]
2019-08-10 1294
林鏘云(1894-1970),廣東新會羅坑下沙鄉(xiāng)大來里人。1925年參加省港大罷工,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中共九龍地委書記,全國海員總工會、全國總工會香港特派員??谷諔?zhàn)爭時期,任珠江縱隊司令員。建國后,歷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委員兼職工[詳細]
2019-08-09 1628
林子豐博士,OBE(Dr. Lam Chi Fung,1892年—1971年4月17日),香港商人和教育家,生前熱心公益,并大力推動浸信會在香港的發(fā)展。他于1922年在廣州創(chuàng)辦嘉華銀號(中信嘉華銀行前身),后來又分別在1956年和1963年[詳細]
2019-08-09 520
林修明(1885—1911),出生于廣東蕉嶺,1911年參加由黃興領導的廣州黃花崗起義,不幸中彈身亡,時年26歲,遺體葬黃花崗烈士陵園,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