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8 1122
陶博吾(1900年--1996年)男,原名陶文,字博吾,別署白湖散人,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人。中國詩、書、畫藝術(shù)大家,尤其他的書法,被列入20世紀100年間最杰出的20位中國書法家之一。1926年考入南京美術(shù)??茖W校,從沈溪橋、梁公約、謝公展[詳細]
2017-03-04 4015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入劉宋后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詳細]
2016-10-02 578
陶詩言(1919.08.01~2012.12.17),男,浙江嘉興人,畢業(yè)于中央大學地理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生前從事大氣環(huán)流和天氣動力學研究工作,為中國天氣預報業(yè)務的建立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培養(yǎng)了大批天氣預[詳細]
2019-04-14 1376
陶宗儀(1329年~約1412年),字九成,號南村,浙江黃巖(今清陶鄉(xiāng))人。元末明初文學家、史學家。自幼刻苦攻讀,廣覽群書,因而學識淵博,工詩文,善書畫,成語“積葉成書”講述的便是他的故事。元末兵起,陶宗儀避亂松江華亭,耕作之余,隨手札記。[詳細]
2019-02-23 6143
陶成章(1878-1912),字煥卿,號陶耳山人,漢族,浙江紹興人,民主革命家。光復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少有志向,以反清復漢為己任,為提前結(jié)束清王朝統(tǒng)治,先后兩次赴京刺殺慈禧太后未果,后只身東渡日本學習陸軍。第二年回國后,積極參與革命活動,破衣敝[詳細]
2019-03-14 582
陶葆廉(1862—1938),字拙存,別署淡庵居士,陶模之子,浙江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少年入學,為優(yōu)貢生,秉性儉約,好學不倦,博覽群書,專心撰著,對史地考證、醫(yī)學、算術(shù),都頗有研究。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避居桐鄉(xiāng)。次年秋,因憤疾交加去[詳細]
2019-03-09 15071
陶峙岳 (1892年8月─1988年12月),湖南省寧鄉(xiāng)縣人。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后加入同盟會。1916年畢業(yè)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后任湖南督軍署參謀處上尉參謀。曾任湘軍營長、團長。1926年參加過北伐戰(zhàn)爭,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二師團長,第四[詳細]
2019-03-06 2060
陶興堯,1918年出生于江蘇省東??h黃川鎮(zhèn),曾參加過金門戰(zhàn)役。2010年3月27日,陶興堯為阻攔當?shù)卣膹娭撇疬w而自焚。[詳細]
2018-11-28 80442
陶鑄(1908年—1969年),原名陶際華,號劍寒,湖南省祁陽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黨和軍隊卓越的政治工作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lǐng)導人。他一生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作出了重要貢獻,是人民群眾熟悉和愛戴的革命前輩。[詳細]
2018-07-27 13779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詳細]
2018-08-06 4294
陶希圣(1899—1988),曾任汪偽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兼中央宣傳部部長。后與高宗武逃赴香港,揭露汪日簽訂賣國密約內(nèi)容。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去重慶,任蔣介石侍從秘書,起草《中國之命運》,任《中央日報》總主筆,成為國民黨權(quán)威理論家。后歷[詳細]
2018-06-08 5142
陶伯鈞(1936年12月——2009年1月18日)男,漢族,1936年12月生,吉林永吉縣人。大專文化。上將軍銜。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09年1月18日18時37分在廣州逝世,享年72歲。[詳細]
2018-06-07 9249
陶毅,女,漢族,字斯詠,湖南湘潭人(當時舉家遷至長沙),是個富商家的小姐,大家閨秀,著名的才女,周南女中師范科的畢業(yè)生,時有“長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美稱,二十年代初長沙學界的風云人物,湖南學生聯(lián)合會與湖南各界聯(lián)合會副會長,毛澤東當時只是理事而[詳細]
2018-02-07 5891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zhàn)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lǐng)導人之一。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y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后任南京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