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7 2733
朱由榔(1623年11月1日—1662年6月1日),南明末代皇帝,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漢族帝王。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明光宗朱常洛之侄,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23年,朱由榔生于北京順天府,1646年襲封桂王。1646年至1662年在位。年號永歷,[詳細(xì)]
2019-03-05 4434
李善長(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遠(yuǎn)(今安徽定遠(yuǎn)縣)人。明朝開國功臣。李善長少時愛讀書有智謀,后投靠朱元璋,跟隨征戰(zhàn),出生入死,功勞頗多,比肩漢代丞相蕭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國公,奉命監(jiān)修《元史》,編寫《太祖訓(xùn)錄》、《大[詳細(xì)]
2019-02-17 15899
徐達(dá) (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tǒng)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出身農(nóng)家,元朝末年,徐達(dá)參加了朱元璋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為左相國。二[詳細(xì)]
2019-02-28 15826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漢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長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為皇太孫,數(shù)度隨朱棣征討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與其[詳細(xì)]
2019-02-27 3450
明穆宗朱載垕[hòu](公元1537年-1572年),漢族,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時間公元1566年-1572年。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繼位。少年因其母緣故而不得父皇寵愛,因其母親杜康妃失寵,又非長子,所以很少得到父愛。[詳細(xì)]
2019-02-26 6941
張嫣(公元1606年-公元1644年),字祖娥,小名寶珠,河南省開封府祥符縣(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qū))人,父親張國紀(jì),明熹宗朱由校原配皇后。天啟元年(1621年),時年十五歲(虛歲)的張嫣,從全國初選的五千名美女中,連過“八關(guān)”選出的第一美女[詳細(xì)]
2019-02-24 11316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漢族,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biāo)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后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應(yīng)天[詳細(xì)]
2019-02-24 50546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zhèn)守山海關(guān)。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詳細(xì)]
2019-02-24 2725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漢族,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生母為孝穆紀(jì)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jié)儉,不近聲色,勤于政事,重視司法,言路大開,努力扭[詳細(xì)]
2019-02-24 5223
明英宗?;实壑炱铈?zhèn)(1427—1464),漢族,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zhèn)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兩次在位)。第一次,年僅九歲,繼位稱帝,年號正統(tǒng)。國事[詳細(xì)]
2019-02-23 4829
朱翊鈞(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歷,在位48年,是明朝在[詳細(xì)]
2019-02-19 6225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長子。在位年號洪熙。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由于他的儒雅與仁愛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愛。但身形較胖,導(dǎo)致身體較弱。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朱高熾雖然[詳細(xì)]
2019-01-03 3744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zhèn)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yī)藥學(xué)家。后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yī)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當(dāng)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詳細(xì)]
2018-11-28 3855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zhèn)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yàn)檠瞿轿奶煜閷W(xué)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xué)者[詳細(xì)]
2018-11-28 2974
黃宗羲(1610.9.24-1695.8.12),漢族,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lán)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xué)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經(jīng)學(xué)家、史學(xué)家、思想家、地理學(xué)家、天文歷算學(xué)家[詳細(xì)]
2018-10-09 1144
明代“東林前六君子”(楊漣、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之一。家境貧寒,為官后清廉正直,不計個人安危多次與權(quán)臣斗爭。[詳細(xì)]
2018-09-28 17197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安徽明光人,出生于鳳陽府泗州盱眙縣太平鄉(xiāng)(明朝建立后改為靈跡鄉(xiāng))木場里,今安徽省明光市城北明光街道辦事處趙府村二郎廟里字國瑞,原名重八,后取名興[詳細(xì)]
2018-07-25 2484
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號漪園、澹園,生于江寧(今南京),祖籍山東日照(今日照市東港區(qū)西湖鎮(zhèn)大花崖村),祖上寓居南京。關(guān)于遷到南京的事,焦竑在《與日照宗人書》中說道:“我祖武略公自國初以官游留南京,二百余年矣!德、靖間,饑疫相[詳細(xì)]
2018-06-19 1400
康海(1475--1540)中國明代文學(xué)家。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陜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狀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時宦官劉瑾敗,因名列瑾黨而免官。以詩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詩文集《對山集》、雜劇《中山狼》、散曲集《沜東[詳細(xì)]
2018-07-27 3045
唐順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應(yīng)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jìn)(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xué)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數(shù)學(xué)家,抗倭英雄。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diào)兵部主事。當(dāng)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詳細(xì)]